2007年完成了小試和中試生產之后。國內首條年產5000噸的聚乳酸示范生產線在海正順利達產。隨著這條生產線的投入運行,這也標志著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實現聚乳酸產業化生產的國家。爾后,海正集團不時趁熱打鐵,一路擴大產能,如今已形成了15000噸的聚乳酸生產能力。
廢棄塑料隨之增多, 塑料制品使用的范圍越來越廣。保守的塑料制品逐漸演變為一場“紅色污染”時,人們開始不時呼喚能有一種綠色環保的替代品走進我生活。
海正集團的一支創新團隊, 為追逐實現這一夢想。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實驗室,終于研制勝利一種具有生物降解特性的聚乳酸材料,并推動這一新型生物材料實現產業化。
再到纖維手套, 從快餐盒到普通的水杯。眼前你所看到這些生活日用品,就是用這種新型生物材料制成的
再經過特殊的聚合反應就生成了顆粒狀高分子材料聚乳酸。這個聚乳酸, 當飽含淀粉的玉米經過現代生物技術被加工成無色透明的液體乳酸后。正是海正集團試水生物材料的創新效果。而主導這一產品研發的就是海正集團的聚乳酸研發與應用科技創新團隊。
決定在聚乳酸領域開展相關產業化研究。當時, 早在2000年海正集團就啟動了與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合作。全球唯一能夠實現將聚乳酸產業化的只有美國的NatureWork公司。而海正集團的這一決策,也讓其時正在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里一直埋頭于聚乳酸材料實驗的邊新超看到機遇。
文章來源:
塑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