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是指“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種有毒的化工業用
塑料軟化劑,屬無色、無味液體,添加后可讓微粒分子更均勻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常作為沙發、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屬于工業添加劑。
塑化劑DEHP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對人體毒性雖不明確,但它廣泛分布于各種食物內,其毒性遠高于三聚氰胺,在體內必須停留一段時間才會排出,長期下來恐怕會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據了解,塑化劑比三聚氫胺的毒性大得多,塑化劑DEHP的作用類似于人工荷爾蒙,會引發激素失調,有可能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體內長期累積高劑量,可能會造成小孩性別錯亂,包括生殖器變短小(陰莖短小)、性征不明顯(兩性寶寶),長期大量攝取可能會導致肝癌。由于幼兒正處于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發育期,DEHP對幼兒帶來的潛在危害會更大。
臺灣已將其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不得添加在食品里。可是,近日,在島內卻首次發現不良廠商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劑”中,違法添加有毒塑化劑。而且,喝一瓶問題飲料,塑化劑含量即超過容許值。
很多上班族為了方便,用塑料飯盒從家里帶午餐,中午在公司用微波爐加熱食用。殊不知每種塑料都有其耐熱極限,食品用途的材料中,目前最耐熱的是
聚丙烯(PP)可承受140℃,其次是
聚乙烯(PE)能耐熱110℃,而聚苯乙烯(PS)則只能耐熱至90℃。目前市售的微波爐專用塑料飯盒,主要采用的是
PP或
PE制成,如溫度超過它們的耐熱極限,塑化劑就有釋放的可能,長期大量攝入塑化劑,可能會損害肝臟、腎臟和影響發育生長,所以應避免長期用高溫加熱塑料飯盒翻熱食物。
塑料制品也是有保質期的,過期后塑料會老化,出現變色、變脆的情況,如發現使用的
塑料盒變黃或不再透明,應盡快更換。塑料飯盒使用時間長了,內部會出現凹凸不平,遺失那一部分弄不好就被人吃進肚子里了。
消費者一定要關注
塑料制品的保質期。同時,老化的
塑料或會釋出可能有害人體的物質。至于一個塑料飯盒“壽命”能有多久,要看個人使用和清洗方法,大多數塑料制品的保質期一般在三至五年左右,如果使用頻繁,一至兩年更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