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養老金入市,是一種難言的煎熬
近日,養老金入市的消息進一步明朗,而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托管機構評審結果也揭開了面紗,并確定四家銀行獲得了相應的資格。按照進程,養老金入市的時間表已經越來越清晰了。
然而,等待養老金入市,確實是一種難言的煎熬。從2015年8月23日頒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來,市場就不定期頒布出相關的推進進程。但,從前期市場的預期情況來看,養老金入市初步計劃在今年三季度得以實現。然而,時至今日,2016年即將結束,養老金入市依舊未能夠實現,這給市場投資者帶來了不少的擔憂。
實際上,我們從二級市場的走勢來看,今年以來基本上呈現出震蕩爬升的格局,而自底部上漲以來,股市累計漲幅已經超過了20%。但是,面對遲遲未能實現入市的養老金,卻似乎錯失了最佳的布局時間點,而從過去幾次的情況來看,每逢市場傳出養老金入市的消息,市場卻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走弱表現,而養老金入市這一個舉動,究竟何時會有一個明確性的結果,或許更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
不可否認,養老金入市的首要前提就是投資的安全性,同時也需要注重投資分散性、多元化的原則。與此同時,更需要建立起風險準備金制度,從最大程度上降低養老金入市的潛在風險。
根據相關的規則顯示,為了提升養老金入市的安全性,投資機構和受托機構擬分別按照管理費的20%和年度投資收益的1%建立風險準備金。由此可見,養老金的入市,也是建立在充分安全的基礎之上的。
但是,作為關乎老百姓生命財產的養老金,雖然其入市并非在于托市、救市,但其投資布局所對應的市場環境,卻顯得非常關鍵。那么,錯過了3000點下方的高度安全布局區域,養老金的投資布局時間點又會否晚了一些呢?
從歷史情況來看,養老基金過去十余年的投資運營成績并不樂觀,而借道資本市場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也是大勢所趨。與此同時,從企業年金、全國社保基金過去的投資運營情況來看,也錄得了比較可觀的投資收益率。由此一來,作為更具社會影響力的養老金,其未來入市或將更趨向于理性平穩。
經歷了一年多時間的大幅震蕩,3000點附近基本可以定義為股市比較合理的價值投資中樞位置。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市場運行重心還是有比較積極的拓寬預期,而且長期資金加快入市,也是一種大趨勢、大方向,料養老金入市之后,會對其余長期資金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并加快其投資的步伐。
但,養老金入市,安全性還是首要的,入市布局的市場位置偏高,會對養老金的投資運營構成壓力。但,如果其入市布局的位置過低,卻會給市場投資信心構成比較沉重的沖擊。由此可見,對于養老金的入市進程,還是有一個過程,而一旦養老金正式入市,則往往向市場釋放出當前的市場點位基本上具備中長期的投資價值,也可以給中長期的投資者吃下一顆定心丸。
不過,等待養老金入市,對投資者來說,確實是一種難言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