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石油生產成本在40美元左右,如果油價上升到40美元以上的水平,美國頁巖油大規模生產又會開始,OPEC石油減產要想如上個世紀60-70年代那樣讓油價竄升已經不可能了。
國際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石油減產談判已經持續了幾個月,反反復復,因為,這個組織的三巨頭互不相讓,都在此談判中希望爭取到自己最大利益。最后形成了伊朗和伊拉克與沙特阿拉伯的三方博弈,最終沙特阿拉伯被迫讓步,OPEC的談判才有進展。
因為,就目前OPEC組織的情況來看,沙特阿拉伯已經不是一哥獨大了,而伊拉克及伊朗現在分別為OPEC組織第二及第三大產油國,每日石油產量兩者已經超過800萬桶,兩國在OPEC組織中的地位明顯提升,當然也不愿意沙特阿拉伯來左右其利益了。
因此,無論是伊朗還是伊拉克當然是愿意油價上升,因為這樣有利于吸引外國投資者來改善這兩國的殘舊的石油設施。但兩國更想出口更多的石油增加收入來彌補多年來由于戰爭造成財政困難。如何能夠做到魚與熊掌兼得,在談判中兩國一直采取比較強硬的態度,以便爭取到更大的本國利益,而逼迫沙特阿拉伯讓步。
相比伊拉克,伊朗更有本錢不向沙特阿拉伯不讓步,因為目前伊朗經濟結構較為多元化,石油出口僅政府政府收入預算25%左右,而沙特阿拉伯石油收入的比例占財政收入卻高達70%以。所以,提高油價才是解決沙特阿拉伯財政困難最好途徑。為了推高原油的價格,沙特阿拉伯表面上一直在說石油價格上不上漲沒有關系,但實際上則石油價格對國影響非常的大。如果沙特阿拉伯真的采取這種態度,當然受到最大傷害的是沙特阿拉伯。在這種情況下,沙特阿拉伯不得不在這次石油談判中做出讓步。
在沙特阿拉伯讓步的條件下,石油出口國組織昨天(11月30日)在維也納會議上達成一致協議。OPEC會議主席薩達(Mohammed bin Saleh al-Sada)公布,OPEC由明年1月起將把每日石油總產量限制在3250萬桶水平,即減產120萬桶,為期6個月。主要非OPEC產油國也同意每日減產60萬桶,俄羅斯愿意承擔減產30萬桶或其中一半。OPEC及非OPEC成員國將于12月9日舉行會議。薩達表示,OPEC成員國中以沙特阿拉伯減產幅度最大達每日48.6萬桶,占每日減產量的40%,并同意伊朗可增產至每日380萬桶,伊朗不受減產影響。同時,伊拉克也同意每日減產約20萬桶,其他OPEC成員國合計減產約每日30萬桶。
還有,OPEC的5個成員國包括科威特、委內瑞拉和阿爾及利亞等將組成委員會監察各成員國石油減產情況。OPEC將在2017年5月底開會檢討減產進度,或會把轉文延長多6個月。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法利赫(Khalid al-Falih)在會后形容,對市場而言昨天是個大好日子。因為,該會議的消息立即引發國際石油價格暴漲9%。布蘭特和紐約期油都暴漲到一個月高位,前者高見每桶50.46美元,中段仍升8%;后者最高報49.37美元,中段漲8.47%。
OPEC達成石油減產協議也讓整個國際投資氣氛高漲,美國道瓊斯股票指數立即創新高,達到19225.29點,中段升67點;標準普爾指數最高報2214.1點,能源股大漲,大升4%,納斯達克指數則下跌1%左右。歐洲股市也在能源股帶動下上漲。美元對其他貨幣普遍上升,兌換日元升勢最為強勁,上漲超過了1.6%,中段報114.29日元。美元兌換歐元也升了0.5%,報1.0594美元。美元匯率指數升0.69%,報101.63。而金價則下跌1.25%。整個國際市場十分震蕩。
對于這次OPEC達成石油減產協議,讓國際油價突然暴漲9%,市場造成如此之大的震蕩,這主要是與期油的金融化有關,與實際石油供求關系變化關系不大。而且OPEC達成減產的協議,對國際油價來說,短期的作用會更大,中長期的影響不會是那樣大。因為,當前的國際石油市場,OPEC在國際石油市場的話語權已經成了歷史,美國的頁巖油生產商才是最后話事者。
因為,由于美國頁巖油的生產,美國早就由石油進口國轉型為石油出口國。以往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來說,石油最大需求是來自美國。所以,2014年起沙特阿拉伯為了打擊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一直讓石油的價格自由下落,最后在2014年夏季的每桶百美元水平,跌至低到2015年的26美元。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頁巖油生產商被迫關閉大量鉆井,美國石油的產量也由每日1000萬桶以上減到840萬桶。今年以來,隨著油價開始企穩在45至50美元水平,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鉆井平臺數目又在回升,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又開始在恢復生產。目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石油生產成本在40美元左右,如果油價上升到40美元以上的水平,美國頁巖油大規模生產又會開始,OPEC石油減產要想如上個世紀60-70年代那樣讓油價竄升已經不可能了。但是石油價格這樣暴漲會對國際市場造成巨大震蕩,也會引發不少資產價格巨大的波動。對此,國內投資者對此得密切關注。
上一篇: 【塑米晚報】12.2國內通用塑料交易收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