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落實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吉林省自2015年起實施全國首個“禁塑令”,在遏制白色污染蔓延勢頭、培育新型材料和產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如今“禁塑令”也正在遭遇源頭管控難、大面積推開難、執法全覆蓋難等諸多困境。
吉林禁塑成效明顯
記者在吉林省一些城市的大型商超和餐廳發現,原來的傳統不可降解塑料袋已經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可降解塑料袋或結實耐用的織布購物袋。對于“禁塑令”,多數市民表示都已知曉,使用環保塑料袋或者自備購物袋成為主流。據介紹,吉林全省具備生產條件并報備生產能力信息的企業26戶,可降解塑料制品生產能力達6萬噸,產品涵蓋“禁塑令”要求禁止的全部產品品類。
諸多困難仍待突破
雖然吉林“禁塑令”取得了明顯效果,但吉林也遇到了諸多本省難以解決的問題,直接影響禁塑目標的實現。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甚至可能讓這一綠色發展的實踐化為泡影。一是源頭治理難,出現假冒產品。據了解,遼寧、河北、安徽是吉林省傳統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主要來源地,目前每天仍有大量的產品進入吉林,堵住域外不可降解產品流入是一大難題。同時,據吉林省發改委等部門和一些企業反映,目前市場已發現假冒產品,以傳統塑料袋冒充可降解塑料購物袋,而且還以高價銷售牟利。二是大面積推開難,執法全覆蓋難。記者在一些農貿市場、食雜店、小吃街等地方發現,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現象依舊隨處可見。在長春光復路等重要的塑料袋批發市場,一些商販依舊在明目張膽地售賣傳統塑料袋。三是禁塑立法還需先行先試。吉林省發改委副主任宋剛表示,吉林出臺“禁塑令”的主要依據是國務院以及九部委的文件,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立法權限具備法律基礎,但是進一步擴大禁塑范圍,完善相關法律制度,還涉及地方立法權限的問題。
源頭管控成為關鍵
如何讓綠色發展好政策執行下去?業內人士提出了幾點建議:
首先,從管控源頭入手,加大對違法者的懲處。吉林華芝路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錫認為,禁塑是大勢所趨,但禁塑僅靠一省之力難以完成,建議在東北地區整體實行禁塑試點,進一步探索全國禁塑的可能性。同時,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違法者的懲處力度,讓市場不敢銷售不可降解塑料袋。
其次,運用經濟手段進行扶持。廣州鯤鵬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盧建春建議,對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征收使用稅等,提高傳統塑料及其制品使用成本,然后將這部分稅收補貼可降解塑料產業。同時,應該加大對可降解塑料袋和環保購物袋的科普,以此為契機推動全民環保意識的提升。可降解塑料袋主要來自聚乳酸,可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具有低碳、綠色、安全等特點。宋剛表示,聚乳酸既可以獨立發展為一個新的產業,也可以與現有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可以像石油那樣形成龐大的生物化工產業。
如果能夠在東北地區提前實現“禁塑”,將為吉林乃至東北工業結構調整、轉型發展新產業創造空間,提供新動能,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再次,加快禁塑的立法進程,強化依法禁塑。目前,我國沒有明確限制地方全面推進禁塑的相關法規,吉林省發改委產業處副處長劉大蔚說,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基本原則,有關部門可以明確支持地方制定擴大“禁塑”范圍的地方性法規,在法規、政策創新上探索先行先試,讓政府的“禁塑令”盡快上升為地方條例,為依法禁塑提供強力支撐。
上一篇: PVC價格早間提示(2月28日)
下一篇: 環保跟蹤 環環緊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