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再生行業未來幾年里預計會發生的五大變革:再生意識的全民化、回收渠道的電子化、物流管理的網絡化、產品價值的透明化、以及產品供求的金融化。
塑料再生行業走勢下滑五大明顯數據:
1.我國2015年的廢塑料進口量和2014年相比,可能會有10-16%的下降。
2.我國廢塑料的實際進口量從2012年的歷史最高點888萬噸,跌至2013年的788萬噸,2014年小幅回升到826萬噸,仍然是歷史第三大高點。
3.2008年8月進口價格從4767元下跌到2009年1月份的2370元。經過6個月的連續下跌期,然后連續上漲,相對小波動地運行了5年。到了2014年,5月開始明顯下跌,12月開始幅度較大的下跌。
4.我國塑料再生行業PE、PP、PET、PVC均衡進口,但多年來格局發生很大變化,目前主要進口PE(一半)、PET(30%左右)、PP和少量的其他類別。
5.2008-2014這七年里,申請廢塑料進口加工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少,減為高峰時期的75%。同時,這些企業的平均加工量從8200噸提高到了目前的15800噸,幾乎提高了一倍。
廢塑料進口,有海運、關稅、增值稅等剛性成本,對應于原油價格的下跌,進口再生資源的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需要獲得下一個供求與價格的平衡點。
如果原料價格足夠便宜,塑料再生行業盡管有環境效益和社會價值,但它的市場價值、商業價值在哪里?沒有商業價值,企業無法運行,只有兩個途徑來改變目前困境,一是提高產品價值,而是社會支付環境成本,包括社會群體、政府管理等。
塑料再生行業利潤率低,最主要的原因并未供求,而是同業競爭、相互擠壓。我們呼吁加強產業鏈合作,實現共贏。
推薦想關內容文章:
綠色塑料建材五毒可循環利用
上一篇: 可降解塑料已經成為3D打印新寵
下一篇: 我國PVC塑料助劑整體增速將維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