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家對再生市 場進行了整頓,據統計顯示,環保整頓對再生塑料市場影響甚大,整頓嚴厲的市場停工率高達80-100%。其中,以廢塑料加工聞名的慈溪的“百日清零”行動 的打壓下,市場元氣大傷。全市共關閉廢塑料非法交易市場3個,取締非法廢塑料生產加工戶830余戶。90%廢塑料廠家基本關停。
2013年環保整頓令業者筋疲力盡,2014年春節之后,再生市場開局不甚樂觀。上游原料下跌及下游需求乏力等因素的拖累令再生業 者信心受挫,入市熱情驟減。多數市場開工較往年出現不同程度的推遲,市場復蘇節奏拖沓。與此同時,影響市場多年的環保整頓政策在2014年仍是不可忽視的 焦點。年后各地廢塑料市場關于環保整頓的風聲四起,山東、河北、河南、浙江等地整頓號角已經吹響,整頓節奏延續。

政策和成本成國內生物降解塑料推廣阻礙
受國家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影響,環保可降解的產品變得日益迫切,環保可降解項目也受到政府的鼓勵。2013年11月28日,在經過近
一年的建設和試產后,海南省完全可降解塑料項目正式實現投產,年生產完全可降解塑料制品約1800噸,這些制品完全實現百分之百的降解,每年可減少上千噸的“白色垃圾”污染。
該項目由海南紅背帶環保產品有限公司與廣東上九集團合作建設,總投資約1000萬元,進行分期建設,一期年產能為1800噸,而二期正在建設,全部建成后,將年生產可完全降解塑料制品約8000噸,產品主要用于替代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垃圾袋、
農膜、杯、碗、餐盒等。
2013年初,海南省生態研究院與海南紅背帶環保產品有限公司將廣東上九集團“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生產技術項目引入海南,籌建完全可降解塑料制品項目,打造海南生物降解塑料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作為國內改性塑料龍頭企業金發科技2013年12月5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署協議,計劃未來三年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農作物生態區開展生物降解農膜的覆膜效應研究,與兵團
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共同進行700萬畝以上生物降解農膜的示范和推廣等相關工作。
目前中國農用地膜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用量超過100萬噸。普通地膜的市場價格在1.5萬元左右每噸,而生物降解農膜每噸價格超過2萬元。若市場使用的100萬噸普通農用地膜全部改用可降解農用地膜的話,市場價值約為200億至300億元。
2011年,金發科技子公司珠海萬通化工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聚酯
工業化合成裝置投產,年產能3萬噸。金發科技證券部人士表示,公司目前所生產的可降解塑料主要還是用在包裝袋、環保型塑料袋上,應用于農用地膜領域的比例并不大。金發科技一直在推廣可降解農用地膜,但是由于可降解農用地膜的價格比普通地膜高出不少,市場接受度不高。
生物環保可降解材料可以說是未來市場的趨勢,但就目前而言,由于產品在用戶中的普及度不高以及成本等問題在市場上表現不佳,加大環保意識的推廣和生產規模化降低成本成了目前
政府和企業的首要任務。
2014年1月26日《光明日報》的頭版頭條《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將大規模使用》,報道了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徹底解決白色污染的相關情況,令中國塑協作為相關行業的社團組織,感到非常振奮!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塑協),是中國塑料加工業的行業組織,由從事塑料加工及其相關產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科 研院所和個人自愿組成,在業務上接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
輕工業聯合會指導和監督管理。中國塑協內設的分支機構包括了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 農用薄膜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負責管理行業內的相關事務。
中國塑協非常認可金發科技對中國塑料行業發展作出的貢獻。同時,中國塑協長期關注中國面臨的農用地膜問題,并一直在推動治理中國的地膜污染。對降解塑料,中國塑協一直跟蹤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生物降解塑料是代表目前先進有效的且能夠通過終端
處理實現消除農業白色污染的產品。
根據協會掌握的情況,中國每年要使用超過110萬噸地膜,占全球地膜使用量的四分之三以上;而在全國范圍內,僅有少量的地膜得到了 回收,更多的則沒有得到回收再利用。隨著中國農用地膜使用量的持續增長,很多地區的農業生產對地膜有非常強的依賴性。長此以往,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將 受到巨大的威脅。在看到《光明日報》對生物降解地膜的報道后,站在行業的角度,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占峰認為中國確實到了必須治理地膜污染問題的 時刻,目前生物降解地膜
技術也已經到了可以進行應用推廣的水平。
從世界范圍來看,農業和環保,只有依靠國家政策支持以及整個行業遵循相關規范,才能得到更好的推廣。中國塑協可以通過整合行業資 源,推進相關標準在生產環節的執行,促進行業進行轉型升級。馬占峰認為現階段國家層面缺乏對生物降解塑料產品推廣使用等具體政策的完善,是導致生物降解塑 料地膜以及其他生物降解塑料產品在中國無法得到廣泛推廣使用的最主要原因:現階段生物降解
塑料的產業規模遠小于傳統塑料,導致產品成本遠高于會造成污染的 普通塑料;而市場的局限性又限制了產業規模的發展速度。這兩個因素的制約,使中國無法有效地從由普通塑料到生物降解塑料的產業升級中獲益。
對于目前面臨的種種情況,馬占峰秘書長向國家和社會呼吁,通過采取必要的行動措施來提供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并提出相關意見:
第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金發科技現已提出了一個長期的推廣計劃并開始實施。中國塑協呼吁國家有關部門能夠盡快出臺相關
扶持政策,以幫助完成生物降解塑料地膜的大規模實驗與示范。
第二,在新疆示范成功之后,國家應制定長期穩定的財政補貼政策,將全國農用地膜逐步切換為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徹底解決農田“白色污染”。
第三,國家制定相應政策,由中國塑協牽頭,把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從上游的單體原料,到樹脂合成,以及下游制品的加工應用進行垂直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綠色產業鏈,創造一個新的高科技產業集群,促進本行業的升級換代。
【結語】白色污染的治理刻不容緩,它不僅
需要國家出臺生物降解塑料產品推廣使用等具體政策,也需要企業、行業協會等社會的各界廣泛支持,提升生物降解塑料的產業規模,降低成本,加大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大規模使用,從源頭上解決白色污染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