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桶油壟斷地位被打破
2012年按照企業性質來分,中石化總產能萬噸,占總產能48%,其次為中石油261萬噸,地方國企排名為第三名。近幾年隨著聚丙烯大發展,投資主體多元化逐漸加強,部分地方國企和民資企業紛紛加入聚丙烯行業,截止到2017年5月份,地方國企總產能598萬噸,占總產能29%,已經打破中石化的壟斷地位,完成了華麗逆襲;中石化總產能545萬噸,占比26%,占據第二。
二、油制貨源占比逐漸縮小
2010年油制貨源占據PP市場的97%,煤制貨源只有神華包頭煤制油一家企業在產,后期隨著成本以及煤化工技術的不斷發展,煤制PP技術不斷發展壯大。截止到目前,國內PP總產能2087萬噸,其中油制系列產能1240萬噸,占總產能59%,雖然在總產能中仍然排名第一,但市場份額已經大幅縮小;其次為CTO產能451萬噸占總產能22%。
三、多元化帶來的后果
中石化、中油壟斷地位受沖擊,三足鼎立局勢逐步轉變為多元化競爭加劇模式。而原料來源的多元化,使原油不再作為唯一的上游原料,聚丙烯價格與原油走勢相關聯動性減弱。煤制烯烴、外采甲醇、丙烷脫氫的蓬勃發展,使得聚丙烯原料多元化進一步擠占油制市場,原料成本競爭下,聚丙烯生產成本降低,對產品價格的支撐作用減弱。
上一篇: 中油西南PP掛牌銷售
下一篇: 31日東莞ABS市場小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