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PP月產量平均在150.92萬噸,同比去年增加5.01%。其中,2月份、4月份以及6月份的月產量較少,主要是由于2月份生產時間較短,只有28天,導致產量大幅下降。4-6月份,裝置檢修相對集中,檢修損失量大增,因此整體產量出現大幅下跌。相反地,隨著檢修結束,裝置陸續恢復開車,檢修損失量明顯減少,因此供應量出現大幅上漲,月產量在8月份達到最大。
開工率方面,2017年我國PP塑料月開工率平均在87.82%,較去年的92.39%降低4.95%。今年,我國國內月度開工率最低點出現在5月份的81.52%,主要原因是5月份中江石化投產后,月總產能增加,加之包括海偉石化、神華新疆在內的部分大型裝置停車,導致開工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而月開工率最高點出現在8月份的93.64%,主要是由于8月份產量較高,因此開工率提升,前面已經提到,不再累述。另外,1月份開工率也處于高位,在93.35%,盡管1月份產量較8月份有一定差距,但1月份中江石化仍未投產,產能相對偏小,因此導致開工率高企。
國內方面,石化庫存維持低位運行已成常態,且期貨金融面對塑料現貨市場影響加大。從PP1801期貨合約上看,2017年全年年度最低價出現于5月10日在7382元/噸,全年年度最高價出現于9月4日在9813元/噸;而從現貨市場來看,以華東地區市場的拉絲價格為例,年度最高價出現于9月初在9400元/噸,最低價出現于5月中上旬在7500元/噸,年度振幅在1900元/噸。盡管今年裝置檢修集中于4-6月份,然由于此階段需求面弱勢格局,加之PP期貨連續下跌打壓市場氣氛,石化庫存逐漸累積,兩油出廠價格輪番下調,PP行情屢創新低。
進入三季度,PP行情進入上行通道,加之臨近PP1709合約交割日期,PP期貨連續拉漲,兩油庫存下降也致出廠價格連續上漲支撐,現貨市場得以快速上漲,于9月初達到全年高點。以PP拉絲為例,縱觀2017年聚丙烯市場走勢,下方7500元/噸附近支撐強勁,此價位也已接近石化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即使跌破此價位,下方空間亦十分有限。而反觀上方9500元/噸附近壓力較大,下游工廠對此價位抵觸性較強,成交僵持之下市場行情易出現松動跡象。
上一篇: 未來中國PP市場供需面分析
下一篇: 塑料期貨行情延續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