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塑料和 PP 期貨可交割品的市場消費體量大致在 700-800 萬噸,在目前的化工品期貨中屬于小眾市場,原油價格重心上移外加人民幣趨勢性貶值導致資金配置聚烯烴期貨的意愿強烈,導致塑料金融屬性較強。歷年來進口料在中國市場的角色,逐漸發生了變化。特別是2016-2017年,進口料在交割庫中的數量大幅增加,進口成為供應的新增長點,隨著國內價格的節節攀升,外商向中國供貨的動力或將上升,這部分增量或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
未來幾年聚乙烯全球產能將繼續呈現擴張態勢,從2016 年之后東北亞、中東地區擴張放緩,但其低成本優勢不可忽略,且中東地區聚乙烯產能龐大,并將其作為主要原料產品對外銷售,且對中國市場十分重視,從近幾年來中國進口沙特、伊朗的進口量持續上升可以看出。其次,北美地區新裝置逐步投產,2018 年達到頂峰。其中產能增長最為明顯的是美國,美國乙烷裂解項目進入投產期,輕烴裂解裝置將在 2017-2018 年集中投放,且其生產成本不及國內一半水平,占一定比重產品出口目標市場為中國,再考慮到2017年裝置投放產能的滯后影響,預計 2018 年國內聚乙烯來自進口端的壓力將會不小,再次,印度方面,預計未來幾年,印度仍也將成為 PE 產能新增的主要國家,目前中國市場,來自印度的LLDPE產品,價廉量多的優越性,逐漸滲透市場,爭奪市場份額,人所共知,未來2-3年,中國進口貨源市場爭奪戰愈演愈烈。
隨著新增裝置的大量投產以及套利船貨的陸續到港,加上人民幣匯率升值,內外價格順掛,多重利好提振,進口量增加合情合理。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PE1-11月累計進口量1070.83萬噸,同比增速20.04%,線性1-11月進口量188.35萬噸,同比增速20.35%,四季度來看,期貨的大幅拉漲,套保商的積極采購,進口量預計仍維持高位。
上一篇: 受供應收緊跡象支撐 油價延續漲勢
下一篇: 2018年中國經濟將發生五大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