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2018你需要關注,產能將再次突破新高、下游發展新趨勢、貿易轉型更加集中、國家宏觀政策等等,商家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增擴能產品,可支配資源更加豐富,終端生產企業則降成本、擴利潤,為后續發展開創新思路!
一、2018年新增擴能統計
2018年新增擴能裝置預計增加210萬噸,目前國內PP在產裝置產能總計2142萬噸,新增擴能裝置若按計劃擴能,PP產能將再度上升至2352萬噸,目前擴能裝置多集中在西北地區,總計擴能115萬噸,占總擴能的55%;華東地區計劃擴能115萬噸,占總擴能的36%。
二、宏觀經濟政策
1、“禁廢令”
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全球范圍掀起巨浪。首先,有利于進一步增加國內塑料原料的需求。如若廢塑料進口被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原料需求將會轉移至PP、PE、PVC等新料上。其次,有利于國內廢塑料再生利用率大幅提升。目前國內廢塑料回收利用率在30%左右,雖然較前期有所提升,但增長緩慢。而且遠遠低于日、德等發達國家。而且再生塑料業在過去幾年內,受政策影響,廠家檢修轉換的比例較大,整個行業經過重新洗牌和調整。目前行業內企業規模化提升,從業人員素質也有較大提高。受“禁廢令”刺激,未來幾年過我再生塑料行業或能有較快發展。
2、《環境保護稅法》
2018年1月1日起,我國《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根據條款,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經營者收繳環境保護稅。應稅污染物即《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
作為污染大員的塑料及相關行業在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上都有著醒目的身影。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保護和改善我國生態環境,減少污染,有關塑料企業可以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也可以按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建立設施和場所處理或儲存應稅污染物。
三、貿易轉型更集中
伴隨聚丙烯期貨上市后,普通貿易轉型愈發集中。單純依賴現貨操作模式逐步轉移成期限集合模式。部分商貿一體的模式也逐步在擴大化。因原料市場變化莫測,聚丙烯期貨的帶動下,市場與原油關聯性減小,需要更加保險的避險工具。
上一篇: PVC市場行情多維持震蕩整理格局運行
下一篇: 中油華東PP價格定價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