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際原油市場整體氛圍偏空,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下降助力油價在周初強勢反彈,外盤寬幅震蕩,消息面指引有限,調油原料大幅走低,且下游需求跟進有限,船用油市場價格理應承壓走低,但由于新消費稅影響持續發酵,市場帶票貨源緊張,渤海灣地區市場價格出現分化,其中票據極其緊張的東北地區,價格居高不下,而華北地區則走勢偏弱。
目前渤海灣低硫180CST成交價格3650-3850元/噸。 但隨后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產量在連續3周增長且刷歷史新高,同時預計4月份的產量將會繼續增加,美國原油產量不斷攀升的悲觀預期施壓油價自高位回落,后因美國汽油庫存大幅下降抵消了原油庫存增幅超出預期帶來的壓力,同時美元漲勢受阻也為油價提供了一定助力,油價探底回升。具體來看,受成品油消費稅政策影響,渣油市場持續疲軟,中捷石化200#瀝青本周合同價跌至2900元/噸,較上周大跌200元/噸;華北地區調油商煤柴成交價格在2650元/噸左右,水上油成交價格在3200元/噸左右,較上周小幅走跌;撫礦最新一輪頁巖油招標均價為3893元/噸,較上一輪跌81元/噸。
綜上所述,調油原料紛紛走跌,調和成本支撐不足,船用油市場走勢承壓,外加票據緊張影響,市場整體購銷清淡。故渤海灣低硫低金屬180CST理論調和成本減少145元/噸至3173元/噸,而理論調油利潤拉寬124元/噸至400元/噸。由于調油原料各不相同,且受票稅改革影響,帶票貨源緊張,燃料油票的價格也隨之走高,故實際利潤與此有一定差距。后市展望,國際原油走勢偏弱,成品油調價或面臨擱淺,消息面支撐薄弱,調和成本支撐不足,外加票稅緊張局面難有實質改善,渤海灣船燃市場交投氛圍亦難有實質好轉,預計價格以穩中偏弱運行,而理論調油利潤多窄幅波動為主。
上一篇: 原料成本大幅走跌 利潤好轉明顯
下一篇: 巴斯夫推出多款基于TPU開發的高性能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