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底,聚丙烯行業油制PP占比在58%,CTO占比在25%,PDH占比在11%,MTO占比在6%。目前聚烯烴裝置生產原料多樣化、生產工藝三足鼎立的局面愈加明顯。以聚丙烯裝置為例,CTO/MTO及PDH裝置在全國產能中占比攀升明顯,與傳統兩桶油占比形成對立面。但兩油自身優勢非常明顯,行業龍頭的地位仍舊無法撼動。
我國聚丙烯行業特點:
傳統油制PP產能占比在58%左右,自2014年煤制PP進入行業中來,油制PP產能逐漸下降,新型原料來源的產能增加。甲醇制烯烴工藝、丙烷脫氫等工藝技術的發展,使得丙烯來源多元化。
從生產企業類型來看,近些年,由于多家民營或合資資本的介入,我國聚丙烯生產企業的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集團產能所占比重呈現下降的趨勢。例如寧夏煤業集團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聚丙烯生產廠家,涉及產能達到160萬噸。再次為中石油獨山子生產企業,其總產能達到69萬噸,再次為中石化福建煉化和茂名石化,其生產能力在67萬噸。
供應情況來看,供應結構逐漸發生變化。在煤制烯烴加入到塑料行業之前,我國的華東、華南為主要的生產地。2013-2014年煤制烯烴崛起之后,煤炭資源豐富的華北、西北地區產能迅速擴張。而西南地區也增加了生產裝置,產能有所增加。
目前,我國聚丙烯市場正處于“結構性過剩和結構性短缺并存”的局面。生產且逐漸開發新產品,新產品逐漸增多,例如高熔纖維、共聚等產品加入,緩解產品單一、偏低端等窘況。
上一篇: 5月2日硬膠市場早間提示
下一篇: 中油華東HDPE部分調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