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我國聚丙烯產能繼續增加,截至6月底,國內聚丙烯裝置順利投產的企業有大連恒力45萬噸/年裝置、內蒙古久泰32萬噸/年裝置,預計下半年,中安聯合35萬噸/年、東莞巨正60萬噸/年、寧夏寶豐二期30萬噸/年等裝置計劃試車,預計年內新產能將突破2600萬噸高位。
2019年PP計劃投產裝置一覽
隨著產能擴增加劇,低端通用料競爭加劇,新投產的裝置通常以生產拉絲為主,低價進入市場打通銷售渠道,現貨快速降價搶占市場份額。作為石化企業應當努力改變原先產業格局,用自身的技術創新改變單個產品過剩的局面,持續擴充自身單項實力,規模的擴大必然帶來話語權的提升,行業龍頭或將在諸多企業競爭與擴充過程中,逐漸顯現。
目前國內市場包括一級、二級、三級以及個體戶等小貿易商群體,貿易發生地有眾多的物流集散中心。但回顧1-6月份聚丙烯行情,可以看出,上半年價格下跌成為常態,下跌的行情遇到中石化的周結算模式,對貿易商是個噩夢。前期的搬磚賺差價模式早已不能滿足現在的市場,目前多數大型貿易商和大工廠逐步接受了期現交易模式,點價活躍度尚可。預計期貨套保的模式,在下半年會繼續被應用于貿易市場。
貿易戰尚未完全結束,塑料制品出口依然受限。但2019年塑料下游工廠似乎已經適應了這一節奏,對于國際變化處變不驚,部分大型工廠也在使用點價、做庫存等模式,降低自身原料成本,但對于中小型貿易商來看,下半年建議重點關注央行降準釋放流動性、家電下鄉政策、垃圾分類、醫療需求等,緊跟政府指引,增加自身訂單量。
上一篇: 7月22日苯乙烯市場早間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