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2019,迎來了2020,在習主席美好新年祝詞“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下,我們重拾信心,筑夢前行,那么2020年塑化B2B平臺該如何調整,才能加速發展呢?塑米城作為塑化B2B平臺的先鋒力量,對后期發展有深刻的認知。去年,經濟形式疲軟不振,實體企業經營數據較差,倒閉、停產無數。并且產能過剩現象突出,致使上游利潤一探再探。而今年,經濟形式仍充滿許多不確定性,且上游產能擴張持續,據數據顯示,今年聚乙烯將繼續擴能400多噸,聚丙烯繼續擴能600多噸,2020年產能過剩現象更為突出,由此可見,2020年塑化B2B的發展之路,應該從營銷端發起,促進銷售,快速占據市場份額。
誠如上述所說的產能過剩會致使上游廠家庫存累積,因此上游大型石化廠必然會擴充銷路,而B2B電商線上銷售或是他們的首選,在這種大背景下,B2B行業有一定的談判優勢,可以迅速整合上游資源;其二,產能過剩必然會致使上游廠家下調塑料價格,以及量多優惠政策,而塑化B2B采取集中購入,折扣采購,必然會大幅降低成本,贏得一定的價格優勢;在中上游領域,今年塑化B2B發展是占據優勢的;那么塑化B2B又該如何整合下游呢?今年下游的痛點,或繼續是效率與資金的問題,據數據統計,我國將近有70%的個體戶和55%的中小企業主無法從銀行貸款,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仍是普遍問題。且2020年,經濟形式仍不穩定,中小企業在經過去年沉重打擊后,今年走勢更加艱巨,因此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以及提升供應鏈效率仍是2020年塑化B2B發展的主要任務。
老生長談的問題,塑化B2B做供應鏈金融業務是比較困難的,從B2B平臺自身來看,其發展本身就需要很多的資金,如果平臺選擇自營的重資產模式,就更需要資金去堆砌,囤貨、倉儲、物流、平臺服務都需要資金去周轉,但在供應鏈金融是B2B平臺標配的年代,各家B2B平臺都在進攻供應鏈金融項目,也相應出臺了一些業務,但業務的服務客戶都是有條件設定的,要求客戶必須具備一定的資質,例如塑米城平臺下的賬期授信業務,通常針對于經濟收入良好,信用較高以及交易率頻繁的客戶企業,給予這類用戶一定的還款期限。目前B2B供應鏈金融模式有P2P、企業保理、互聯網小貸、銀行貸款,其中P2P、企業保理在B2B行業中的發展比較盛行,互聯網小貸模式需要平臺具備一定資質,對接難度較大,而銀行貸款對接難度最大,多數B2B平臺自身都沒有銀行貸款資質,更別談為其它企業征信貸款。因此在這種情況下,B2B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是比較緩慢的。
提高效率是企業一直追求的目標,這幾年,B2B平臺確實提高了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運行效率,但整個產業鏈的流通效率仍有待提高,例如倉儲、物流、支付等環節運行效率仍低下,供應鏈協同性仍不高,因此2020年仍然是比拼效率的時代,那么塑化B2B企業將如何進一步增效呢?首先,進一步提高交易效率,充分利用平臺的資源優勢將塑廠以及下游進行無縫對接,繞過多層級的批發商以及代理商,提高塑化行業交易效率。當然在這之前,平臺必須要吸引更多上游廠商以及企業客戶入局參與。倉儲物流環節是塑化交易中必經的環節,而B2B行業的倉儲物流都是與第三方合作,并不能隨時隨地按量出貨,一旦過了時間節點,物流無法運輸、倉儲出不了貨的現象持續制約著塑料市場的交易效率,若自建物流倉儲體系,或可大大避免時間差。其實支付環節的效率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小額的話,網上銀行便可以直接交付,但大額支付的情況仍不是很方便快捷,因此大額在線支付的方式仍有待挖掘。
2020年,塑化B2B行業的發展重心仍將圍繞供應鏈金融以及增強供應鏈效率兩方面展開,創新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壓力。優化采購、生產、庫存、銷售和售后交付等環節以及相關的協同服務。通過供應鏈的協同,將產業鏈上下游客戶以及產業資源全部積累到平臺上,讓各方資源在平臺上發生化學反應,降低塑化產業鏈運作成本,提升行業流通效率。
上一篇: 現貨市場報盤下調,下周塑料價格延續跌勢?
下一篇: PE價格每日聚焦(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