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市場原本的節奏,就聚乙烯市場而言,大家的關注點從擴能激增也轉變為對下游生產、對物流、對國際形勢、對宏觀經濟的關注,時至3月,當前聚乙烯市場究竟如何呢?
一、多空因素壓制,PE價格逼近二十年內低點
從跟蹤數據來看,2020年中國PE價格延續弱勢下滑趨勢,春節后受疫情影響,市場下游及物流復工推遲,PE市場供需矛盾加劇,市場價格進入下行通道。2月中旬以后,隨下游陸續復工,兩油對PE價格小幅拉漲,但隨后因國際公共安全事件不斷升級,疊加原油價格戰正式爆發,原油價格快速下滑,市場人士對宏觀經濟及消費缺乏信心,PE市場整體需求預期減弱,市場再度進入陰跌走勢,截止3月27日,華東中油7042跌至6000元/噸,其它煤制及部分新擴能貨源價格已跌至5800元/噸左右,價格逼近2002年歷史低點。
二、宏觀數據疲軟,市場信心不足
從2017-2020年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走勢來看,2020年2月份中國PMI指數斷崖式下跌。PMI作為反映經濟情況好壞的先行指標,1月份為50%(制造業),處于榮枯線臨界點,而2月PMI指數(制造業)為35.7%,環比下降14.3%,這個數據甚至比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都要差。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36.3%、35.5%和34.1%,環比下降14.1%、14.6%和14.5%,表現中小企業影響更大。
中國PE市場原料生產相對集中,目前PE國產量占總消費量的55%左右,這部分供應主要由石化企業、合資企業及部分央企及集團企業組成。而下游生產地區分布較為分散,其下游制品工廠遍布全國,下游工廠個數眾多,規模不等,大中小型工廠個數呈金字塔形分布。基于目前的供需格局,疫情導致的經濟壓力對下游生產企業的影響更為明顯。
從中國PPI與聚乙烯的價格走勢來看,聚乙烯作為與消費息息相關的大宗原料商品,其價格趨勢與PPI大致相仿,就2020年1-2月份走勢來看,PE價格下行斜率超過全國工業生產者PPI指數。2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4%,環比下降0.5%;PE價格同比下降6.18%,環比下降22.07%。
PE下游需求消費中非耐用品占比70%以上,疫情之下,由于人員流動被大大限制,消費行業成為受疫情影響最重的行業之一。從消費細分行業來說,比如餐飲、酒店、旅游、線下消費、線下商業,甚至線上消費都收到了較大的沖擊,PE下游包裝等相關行業受沖擊較為明顯。疊加PE市場的供應增長,PE市場心態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價格下滑幅度令人咂舌。
三、需求提振不足,下游開工不及往年同期
從中國PE主要行業下游開工情況來看,年內中國市場需求放緩,下游綜合開工不及往年同期。3月份,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游行業復工率已基本恢復,不過國際疫情形勢急劇惡化,從塑料需求來說,中國有兩成或以上塑料制品出口,國際公共安全事件導致整體消費需求減弱,中國部分下游出口型企業訂單受損,其開工情況影響較大。就中國內需而言,目前盡管基礎的社會消費需求都已恢復,但諸如酒店、旅游以及部分線上消費量仍恢復不足,下游工廠新訂單情況偏弱。
綜合而言,聚乙烯作為與消費息息相關的大宗原料商品,其需求增長與終端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密不可分。當前國內外對除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醫藥等以外的消費放緩,盡管目前PE價格已逼近二十年內低點,但目前PE供需失衡狀態持續,短期價格難有提振。
上一篇: 疫情導致外需下滑 聚烯烴市場加劇尋底
下一篇: PE價格每日聚焦(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