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影響之嚴重,經濟倒退之危機,人類面臨一次需要團結齊心協力才能共克時艱,打敗新冠病毒和由此帶來的經濟下滑。中國在疫情防控上領先全球,經濟發展逐步邁入正軌,穩中求進,堅持新發展理念,除了繼續做好去年就提出的“六穩”工作外,新增了“六保”任務,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聚烯烴產業鏈上,上受原油大跌和持續低迷態勢影響,下受終端內外需下降影響,每一個經濟環環相扣,聚烯烴舉步維艱。
截止4月30日上午9點,50例。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1035765例,死亡59266例,其中確診西班牙23.6萬、意大利20.2萬、法國6萬、英國16.2萬、德國16.1萬、土耳其11.5萬,另外還有27各個國家確診上萬。目前看疫情還是相當嚴重,盡管部分國家相繼推出解禁措施,但是企業復工復產仍需要一段時間。
一、疫情下全球經濟持續下行 嚴重程度超過金融危機
看看疫情的影響下的經合組織發布的綜合領先指標,日本指標呈現持續下行,中國原本逐漸好轉的走勢,2月轉折下行后3月份延續下行態勢,而美國、經合組織甚至整個歐洲都是3月份拐頭下行,比中國晚了一個月。如此看,該指標目前還是很切合現狀的。
圖:經合組織經濟急劇放緩
新冠疫情的嚴重沖擊下,由于海外封鎖措施的持續時間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領先指標(CLI)預測商業周期未來變動的能力已被嚴重削弱:CLI的當前估算值能夠提供有關活動中當前變動的有意義的信號,因此應被視為巧合,而不是領先,因為無論如何也不會提前六個月預測到全球經濟大幅下行。另外,CLI下降的幅度不應被視為衡量經濟活動收縮程度的指標,而應被視為表明經濟體已進入收縮階段的信號強度的指示。為了進行比較,現在的信號比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要強,對經濟的影響比金融危機時還要嚴重。CLI尚無法預見經濟減速何時結束,尤其是因為尚不清楚鎖定措施可能持續多長時間,甚至后續可能是不是更嚴厲。但是,隨著形勢的好轉,即使封鎖的時間延長,CLI也將恢復其預測能力,因為企業和消費者開始適應新的(即使只是短期的)現實,尤其是隨著政府開始制定新的逐漸復工和解封的措施。
二、疫情下內需在恢復外需等恢復 下游對聚烯烴價格更敏感
3月份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3.1%;1-3月累計同比下降15.5%,較1-2月收窄6.8%。從歷年的出口交貨值情況看,今年的降幅非常大,以往大部分時間為增長,個別時間也是個位百分數的下降,可見疫情影響之大,特別是疊加了中美貿易戰,十分不利于塑料制品出口。預計疫情之后,中美貿易戰仍將持續,不利于全球經濟發展,不利于塑料制品出口。目前看,海外疫情的蔓延擴散下,歐美疫情的嚴重程度和后續恢復情況,預計第二季度的出口形勢更為嚴峻。
從橡塑制造業工業增加值上看,歷年保持增長的態勢。今年1-2月累計同比下降25.2%,1-3月累計同比下降16.2,有所收窄,走勢跟出口交貨值保持一致。由于中國疫情受控,解除封鎖早于境外且復工復產陸續推進,工業增加值這個從側面看出內需的恢復還在路上,部分企業的生產還沒達到疫情之前的狀態。當然我們也可以從聚烯烴下游產品產量看出,汽車、家電、塑料薄膜等產量同步下降也可看出,內需的恢復還需要時間。特別是部分產品需求下滑影響到個別牌號產品的需求,各個產品價格分化在所難免。
綜合情況看,由于部分生產出口產品塑料制品企業較多,出口受阻,大批企業為了生存,轉向國內市場,無疑是加劇國內市場競爭壓力。外需不給力國內競爭劇烈,價格競爭下,部分產品虧本賺吆喝。因此,對聚烯烴價格也更敏感。從這波PP急劇暴漲暴跌也可以看出,口罩料的炒作,PP纖維料排產占比大幅提升,擠壓標品拉絲排產比,PP纖維料價格的暴漲,帶動PP拉絲等品種大漲,下游的接受程度有限,BOPP等整體開工率立即下降,隨之PP價格理性修復。
三、部分需求無法恢復和原油持續低迷 聚烯烴上行受限
原油需求的斷崖式下跌和脹庫的壓力還在,無論陸地還是海上原油儲存能力都將耗完,巨大的壓力短期難以緩解,疫情好轉的程度和時間將決定原油后續價格走勢。聚烯烴短期難以形成趨勢性行情。
預計2020年下半年原油價格會回升,但全年將維持在低位。歐佩克+和G20達成的減產協議不足以彌補全球原油需求下滑。預計經濟要到2022年才能恢復至危機前水平,今年原油需求仍將保持低迷。歐佩克+實施減產還存有高度不確定性,因為可能只有少數國家能在短期內滿足減產要求,而大多數國家會讓產量自然下降,導致需要數月時間才能滿足減產要求。即便財政和貨幣支持措施會提振全球經濟,但預計油價仍將保持在低位。
另外,聚烯烴下游終端制品上,部分需求無法恢復。拿線性聚乙烯下游來說,我國農膜行業有1000多家企業,經過對50家重點企業的調查,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農膜行業整體減少產量20萬噸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30%。春季是農膜行業生產旺季,各地道路封閉,導致農膜產品不能及時運送客戶手中,對春季備耕生產影響較大。同時農膜生產受季節性影響較大,到五、六月份天氣轉暖,農膜使用開始減少。到秋天旺季的到來,要經過三個月的淡季。綜合疫情及產品結構調整對農膜行業的影響,預計全年農膜行業總產要下滑20%左右,比往年減產50萬噸。總體上,今年由于疫情影響,聚乙烯的需求鐵定減量,這種季節性需求上的減量一旦錯過是無法彌補的,今年整體上價格重心肯定下移。
類似聚乙烯這種由于疫情影響消費下降,聚烯烴終端制品上還有,第一季度汽車、家電等的產量都同比下降,這也表現在聚丙烯共聚價格走低,從而與標品拉絲價差縮小,后期需求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宏觀上消費是收入的函數,疫情影響整體經濟下國民收入的話,必然傳導到消費上,影響消費的恢復。從宏觀上看,宏觀弱壓制聚烯烴基本面情況的改善,無論近期還是中長期,兩者不能共振,價格仍舊總體上偏弱運行。
上一篇: 5月6日塑料兩桶油庫存數據最新公布
下一篇: 逆水行舟 聚烯烴延續被動補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