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以來,線性期貨一路呈偏強震蕩走勢,聚乙烯進口料市場價格也逐步上揚恢復至年前價格,除線性以及注塑產品由于供應充足等原因價格上漲幅度較小外,其余產品價格均有明顯增幅,尤其是低壓膜料價格從5月中下旬起增幅較快。CFR遠東線性從4月中旬的650美元/噸漲至780美元/噸,漲幅在130美元/噸,普通高壓膜從4月中旬的720美元/噸漲至870美元/噸,低壓膜從4月中旬的680美元/噸漲至830元/噸,漲幅都在150美元/噸。按常理來說,4-6月是聚乙烯傳統需求淡季,為何會出現如此反常的行情?且近期進口料市場高、低壓膜料頻頻出現高價,也是令人疑惑,小編將從上游原料成本、供需關系等方面入手,探其究竟。
從上游原料看,一是在OPEC+減產計劃正式實施后,原油價格逐步提升,后續OPEC+會議又討論延長當前減產幅度至7月,進一步緩解業者擔憂心態,國際油價持續走強;二是近期亞洲石腦油蒸汽裂解裝置檢修較為集中,乙烯產量減少,現貨供應偏緊的同時需求較強,受此影響乙烯價格大漲的同時買盤意向依然堅挺。所以受到原料成本的支撐影響,聚乙烯價格堅挺。
從國內外供應看,4-6月國內檢修裝置集中,國內5月PE產量環比4月減少3.6072萬噸左右,其中高壓產量就減少約2.239萬噸左右。國產產量明顯下降,而進口料的到港情況也令人擔憂。原因是中國進口聚乙烯的主要源自中東地區,其中主要來源國包括沙特、伊朗等,而今年受疫情影響,截至6月上旬,中東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仍呈現兩極化態勢,阿聯酋持續保持向好態勢,伊朗和土耳其兩國疫情持續反彈,沙特和埃及兩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再創新高,卡塔爾當日新增病例數則持續高位。由于沙特、伊朗以及卡塔爾疫情依舊嚴峻,復工復產以及進出口貿易都受到限制,此外,沙特自從去年9月油田被襲擊后到國內的貨物明顯減少;伊朗5月上旬擱淺的集裝箱船計劃修船將延期一個月到港,6月上旬美國又正式宣布“制裁”伊朗國航及其中國分公司,業內人士也表示受此影響月內部分伊朗貨物船期延后。
從市場需求看,雖然處于聚乙烯傳統淡季,下游企業工廠采購多維持剛需,但4月下旬以來,隨著單日確診病例增速放緩,海外多國開始考慮放寬防疫限制,十多個歐洲國家相繼出臺解封計劃,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也從5月起逐步復工復產,以及各國央行刺激經濟措施的推出,也令市場預期PE需求逐步恢復,中東、東南亞等地區國家齋月結束后內需的增加使得外商暫無銷售壓力,出口意向減弱,順勢提高美金報盤,甚至部分外商報盤明顯高于目前國內現貨市場價格。并且由于疫情影響,食品、清潔和醫藥領域的軟包裝需求強勁,包裝膜、塑料袋的需求增加使得2102TX00、2119、FJ00952等進口牌號更為緊俏,截至6月15日,華東市場伊朗2102TX00現貨人民幣成交價格達到8500元/噸。
目前來看,隨著海外各國經濟逐步恢復,在原油價格堅挺支撐、塑料期貨拉漲帶動以及三季度需求增加等利好消息下,商家心態樂觀,后續行情存繼續穩步上行可能。
上一篇: PVC市場在低調地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