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韓國LG化學公司的一位消息人士稱,公司位于韓國麗水的蒸汽裂解裝置因控制室發生火災后于11月4日午夜關閉,市場預計將停產兩至三周。該裝置產能為乙烯118萬噸/年和丙烯55萬噸/年。
由于裂解裝置關閉將影響下游工廠原料庫存問題,因此經小編了解,在上游裂解裝置停車后,LG化學關閉了同一地點產能16.5萬噸/年丁二烯裝置、降低61萬噸/年PVC裝置的開工率至60-70%,50萬噸/年苯乙烯單體工廠的開工率至55%。
韓國原本就是我國進口LDPE和HDPE市場的主要供應國家之一,根據累計數據,2019年我國從韓國進口的PE數量約120.69萬噸,其中LDPE和HDPE進口量排名都較為靠前,僅次于伊朗、沙特等中東國家。根據海關進出口數據,截至2020年9月,今年我國從韓國進口的PE數量約為115.33萬噸,占PE總進口量的8.40%,也是不小的比重。據了解,LG化學麗水石化綜合基地涉及PE裝置包括30萬噸/年的全密度裝置和30萬噸/年的LDPE裝置。那么此次事故是否會為國內原本就供不應求的LDPE市場再添動力呢?
首先,截至目前尚未聽聞聚乙烯裝置停車或降負荷動態,不排除原料庫存耗盡后出現以上情況的可能性。不過國內市場上常見的韓國通用料大多來自樂天化學和韓國韓華,來自LG化學的多為專用料;而且據業內人士稱,LG化學公司的PE產品主要在韓國國內市場銷售,除出口擠出級LDPE和MLLDPE外,該公司不出口任何通用級別的HDPE、LLDPE或LDPE產品。綜上所述,此次事故對國內通用料市場影響十分有限。
上一篇: PP價格:11月10日早間提示
下一篇: PE期貨連塑早讀(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