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為全球疫情影響,導致全球宏觀經濟環境持續維持低迷,在國家積極管控和各種政策帶動下,國內各方面趨于正常化發展,大宗商品行業多數依舊維持一個相對的正向增長。
2020年聚乙烯產品處于一個高速擴能的階段,新增產能共達420萬噸/年,PE產能預計在2020年末增長至2316萬噸,年增速達19.57%。就目前產能增速的現狀而言,或多或少都出現了部分供需結構失衡問題。
圖1 2020年中國聚乙烯產量及開工率
如圖所示,年內國內PE平均開工率在94.26%,年內整體開工維持偏高,但平均開工率較2019年略低。受疫情及裝置集中檢修期影響,年內開工節奏異于往年。高點主要集中在3-4月份企業開工出現的報復性的反彈以及8-10月份臨近傳統需求旺季,國內檢修相對較少,開工率維持在96%-98%左右。
通過近期對于部分西北地區生產企業走訪,筆者了解到,由于年內裝置投放量較大,因此整體產品產量仍以明顯趨勢增長。在如此高產能利用率下,國內供應端壓力增加,且產品同質化嚴重,雖然產品利潤年內表現尚可,但同牌號產品面臨的產業競爭難度增加。如何優化產品供應結構仍然是多數生產企業所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之一。
圖2 2017-2020國內進口量及自給率走勢
如上圖所示,其實單從進口量來看,2017年到2020年我國的進口量是呈一個逐年增多的狀態,據塑米城預計,2020年國內PE進口量達到1877萬噸,較2019年增長210萬噸,年增速達12.60%。但在國內產能產量激增的現狀之下,國內產品自給率扔以緩慢下行走勢。
聚乙烯產品同質化競爭的現狀突出明顯,就目前趨勢而言,雖然未來幾年內仍有大量聚乙烯生產企業裝置投產,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仍有較大的產業潛在增量和原料需求,進口貨源方面的增量依舊將會維持一個高趨勢的現狀增速。
另外國內產品仍處于強進口,弱出口的現狀明顯,屆時存量殘殺現狀將會愈發明顯,就筆者了解,目前生產企業對于優化產品升級非常重視,目光多數放眼于生產產品附加值較高的原料中。因此對于國內多數生產企業來說,兼具規模和靈活性,研發產品多元化和高端化,由引進來轉向走出去的未來發展目標尤為重要。
目前供應端增量的現狀難改,因此,企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轉向出口方面的趨勢依舊是值得考究的方法之一。
上一篇: 11月27日:PVC期貨早間提示
下一篇: 12月份聚乙烯有支撐 有望高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