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中國外貿數據超預期十分亮眼,從聚烯烴行業來說,更需要關注其下游塑料制品出口情況,而塑料制品全年出口金額增幅較大,有利的拉動了聚烯烴原料行情,預計2021年仍將維持較強的出口態勢,對國內聚烯烴行業帶來強力支撐。
新冠疫情下塑料制品出口超預期增長 出口增長居前
根據WTO預測的2020年全球出口增速-9.2%,2020年中國出口份額提升1.88%至15.2%,而中國出口的正增長完全由份額提升帶來。而出口正增長的產品中主要有防疫抗議物資,特備是防疫儀器及器械,防疫紡織品,以及“宅經濟”下家電,而塑料制品出口金額增速達到了20%,位居主要出口產品的第四,如上圖所示。塑料制品的出口金額增長是在上游原油等大幅下跌的基礎上,塑料制品出口的數量增長應該更高。完整的產業鏈和及早的控制疫情,讓中國的制造工業得以迅速復工復產,人力和物力貨運具備,出口優勢明顯,直接拉動了國內聚烯烴原料價格在2020年4月份后的穩步上行。
如上圖所示,2020年塑料制品出口金額維持穩步增長,2020年12月份塑料制品出口金額637.8億元;1-12月份累計出口5902.4億元,同比增長20%。
初級形狀塑料進口增速下降 國內外聚烯烴原料競爭更加激烈
如圖所示,2020年全年初級形狀塑料進口4062.5萬噸,同比增長10.1%,低于去年的2.3個百分點;進口金額累計3627.5億元,同比減少1.2%。
如圖所示,2020年初級形狀塑料進口數量增速在6、9月份兩個高點,特別是6月份全年進口量最高,9月份之后進口量增速持續下降。12月份進口335.3萬噸,同比減少3.4%;進口金額332.9億元,同比增1.4%。
國內聚烯烴有一定的進口依存度,特別是PE進口依存度較大,2020年進口依存度大致48%,與2019年基本持平,而PP進口依存度近年逐年下降,2020去年大致在20%左右。隨著國內擴產投產以及產品升級,國產和進口料競爭,特別是通用料方面,國產料逐漸會過剩,而高端料方面,進口料仍暫具有一定的優勢。隨著國內“雙循環”政策實施,內循環的增強支撐聚烯烴原料在國內升級以及占有率提高。
聚烯烴市場擴產增量帶來供需博弈后市價格競爭更激烈
從2020年初級形狀塑料進口和塑料制品出口情況看,塑料制品的出口增速遠高于初級形狀塑料,顯示外需的強大,聚烯烴原料在國內外競爭激烈下有增速下降的趨勢,特別是PP,近些年進口依存度下降。
2020年進口原油和初級形狀塑料價格比較,進口原油價格在5月份觸底后上行,之后走勢有波折,波幅明顯大于初級形狀塑料。進口初級形狀塑料價格觸底晚于進口原油價格一個月。
拿國內聚烯烴原料價格對比的話,可以發現,聚烯烴原料價格在3月底觸底,正是國內疫情得以控制,復工復產大力推進之時,而恰好國外疫情開始蔓延和加劇,特別是國際原油價格斷崖式下跌,WTI史無前例的出現了負價格,原油在4月份創造了歷史性低價。從進口時差上,原油價格4月份觸底,國內進口原油價格最低在5月份合乎常理,而進口初級形狀塑料原料則完全是在國內塑料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帶動,進出口套利窗口打開,從而進口價格觸底在6月份,同時6月份也是初級形狀塑料進口量最大一個月。
2021 年全球經濟增速反彈將帶動大宗商品價格回升,聚烯烴也不例外。宏觀面支撐仍在,基本面上的供需博弈仍需且走且看市場演繹。從期現上看,隨著擴產增量投放市場,聚烯烴期現backwardation的結構向contango結構演繹,短期上現貨偏弱探底,期貨震蕩波動,從而實現結構的轉變。擴產增量帶來的競爭將使得上行空間有限,預計年內高點或在第二季度。
上一篇: 通過PPI 聚焦產業鏈上下游情況 聚烯烴走勢如何?
下一篇: 2020年國內PS市場之國產供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