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歷來都注重科技發展,那么2021年,有哪些新科技呢?小編近期看了一篇文章,2021年新科技主要關注以下幾點,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自然語言處理、塑料回收,塑料回收已經不是新鮮詞匯,自2020年年初,各省市就開始著手塑料回收的政策和舉措,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塑料回收事業被耽擱,但2020年底,多省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規定重新被提上日程,此外,國內外許多大型的消費品生產企業也陸續承諾提高回收率,致力于開發相關創新技術,將廢物轉化為高價值產品。過去十年,將近有150多家致力于塑料回收的初創企業產生,未來十年,將是塑料回收行業發展的爆發期。
塑米城,塑化B2B電商平臺,致力于塑料行業扁平化發展,多年來,一直在打造塑化產業鏈的增值服務,對于新興的塑料回收行業,塑米城也在不斷布局,在這個新形勢下,行業企業均在尋找新興可降解塑料產品,而塑米城也有意向將可降解塑料納為可擴充的品類當中。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當前國外以及國內可降解塑料行業的發展現狀。目前可降解塑料主要分為四大類,即生物降解、光降解、光生物降解、水降解塑料,但光降解、
光和生物降解塑料技術不成熟,產品較少,而市面上產品較多的是生物降解塑料,PLA是一種無毒、可完全降解的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它不僅具有較好的化學惰性,且易加工,并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最有前途可降解的生物材料之一。其可以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例如,農膜、商品包裝袋、購物袋以及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洗漱用品等。而隨著全世界各國發布禁塑令后,全球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是中國,據數據統計,未來到2025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將達到426萬噸,從側面也可以看出,未來降解塑料的發展不可限量。
我國生物降解塑料的起步較晚,但增長強勁,2012年,我國生物降解塑料產能為23萬噸,2018年可降解塑料產能漲至45萬噸,復合增速為11.84%,2019年,可降解塑料可達到62萬噸,同比增速為37.8%,而當前我國禁塑政策陸續落地,國民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這無疑都在促進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高速發展,當然,可降解塑料在發展中仍有較大阻礙,例如國內與國際行業標準不一,不同的降解塑料其特征和用途均存在特別大的差異,其對土壤、水的環境影響不同,個別降解塑料不能實現大批量生產等一些技術局限,因此,生物降解塑料的發展也需要更多的打磨與深耕。
塑化B2B平臺塑米城深知可降解塑料的發展前景,目前也正在學習和研究可降解塑料的相關應用場景,與國內較多的可降解塑料生產企業進行探討合作,有計劃擴充可降解塑料品類,尤其是目前常見的PLA、PBTA等產品,當然后期塑米城會繼續擴充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品類,爭取做一個擁有全品類的電商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