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年底,新冠病毒爆發,到2021年年初,新冠病毒的卷土重來,口罩等防疫物資成了全民必囤的明星產品。大家一說買口罩,就說要醫用口罩,但真實情況,醫用口罩是否是防護產品呢?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市面上流通口罩的標準。
眾所周知,新冠病毒的一個重要傳播途徑是氣溶膠傳播,因此我們在選擇口罩的同時,除了要關注BFE的過濾效率外,更應該關注PFE的過濾性能,這直接決定著整個口罩的防護性能。通過上面的執行標準對比,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普通民眾的防護口罩的氣溶膠濾性能會遠高于醫用外科口罩標準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的,因此普通民眾在選擇口罩時,不需要一味追求醫用口罩,醫用口罩更加強調細菌過濾效率,但病毒的尺寸遠遠小于細菌的尺寸,因此PFE的過濾性能越高,才能起到越好的病毒防護效果。
熔噴材料是靠自身纖維熱熔而成,厚度更厚熔噴法生產的無紡布,纖維的隨機和隔層交叉排列,形成了熔噴材料多彎曲通道結構,這樣新冠病毒氣溶膠顆粒物才會與纖維產生碰撞而被滯留。口罩要在到達阻隔效果的時候,還要保證舒適通氣性,醫用口罩吸氣阻力一般不超過343.2帕斯卡,民用口罩吸氣阻力小于135帕斯卡。
在國家的大力號召下,許多工廠發揮了“中國速度”,快速采購口罩機進行口罩生產。有些廠商興高采烈地買到熔噴布開啟生產后,拿去送檢,結果很多口罩都不過關,特別是送檢GB2626以及GB32610這兩個標準的樣品,過檢率非常低。對于N95口罩,絕大多數的是不合格的產品,要么是呼吸阻力太大,要么是過濾效率不過關,出現這問題的主因是過濾膜性能不合格。所以,判斷口罩的好壞,不是在于醫用、厚度或者透水性,而是口罩種類的各司其職,大家要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口罩。
下一篇: 天津PE震蕩整理,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