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進入2021年,今年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那么新的一年B2B的發展如何呢?去年,B2B市場發展成績斐然,據B2B內參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B2B投融資事件一共有102起,投融總金額超155億元,投融領域涉及10多個領域,其中,融資金額排名第三位的分別是工業品、生鮮食材、汽車領域。在工業品領域,震坤行以及京東工業品已經嶄露頭角,可以稱得上撐起了工業品半壁江山,但工業品B2B格局仍未定,未來5年工業品B2B行業規模將會持續增長,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53.1%,到2023年,工業品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工業品B2B市場滲透率也將持續提升,因此未來工業品B2B發展仍有較大變化。
猶記得去年,互聯網巨頭齊聚生鮮市場,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爭相賣菜。騰訊已經開始布局誼品生鮮,和阿里布局盒馬生鮮一致,都是規模經濟,同樣京東也深入布局生鮮市場,內部孵化京東優選,并購美家買菜,此外美團內部孵化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等,可見,國內生鮮B2B平臺也將迎來大發展,后期競爭格局也日益激烈。
汽配B2B平臺的發展還在早期階段,B2B類型主要在汽配、整車和汽車后市場服務三個模塊,而后期隨著投資的增多,汽配B2B平抬玩法將逐步增多,產業也將逐步升級。
而去年,受疫情影響,能源格局的發展受限,致使化工類B2B并沒有呈現較大發展,而今年春節后,能源化工正式進入牛市,美國寒潮致使國際油價突飛猛進,而期貨市場的瘋狂拉漲,致使原料價格集體報高,而2021年家電市場以及新能源市場的暴增,均顯示能源市場真正進入了牛市,那么今年化工類B2B是否會迎來新的發展呢?
目前化工類B2B,最火的領域就是塑化B2B平臺,行業已經涌現出一批比較有潛力的B2B平臺,例如產業電商——塑米城,上市公司冠福股份旗下的電商平臺,2014年5月成立于上海自貿區,目前已建立華東、華南和西南三大區域運營中心,為全國16萬多家中小塑料制品企業提供塑料原料采購服務。深耕行業多年,逐步形成了集電商交易平臺、SAAS、大數據、軟件開發、信息技術、產業園、供應鏈服務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體系。雖然行業內資深平臺已經形成了基本的框架,但當前塑化B2B平臺無論是在物流倉儲還是在資金面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為當前B2B平臺仍借助交易差來賺取利潤,而物流、倉儲、資金類服務盈利空間較窄,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2021年,塑化B2B平臺仍將攻堅物流倉儲和金融領域,雖然當前化工類B2B平臺投融資數量不多,主要是其經營模式沉重,互聯網巨頭更看好輕資產,盈利快的產業,但后期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化工類B2B的投融將逐步增多,發展也將迎來井噴,可見后期塑化B2B的賽道上仍有巨大的變量。而目前主要的目前就是實現物流倉儲、金融層面的服務,讓客戶切實的用起來,才能在升級迭代中做優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