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近年來我國C3產業發展迅速,丙烯新增產能排隊上馬,市場向多元化、一體化及規模化開啟產業升級。新機遇孕育新挑戰,未來五年中國丙烯及下游意向新增產能眾多,伴隨丙烯行業格局持續轉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未來五年中國丙烯及下游意向新增產能持續增長,根據行業擬在建裝置梳理統計,未來五年中國丙烯意向新增產能約4000萬噸,下游消耗量預計增加約3500萬噸,中國丙烯預計將在2023年出現供應過剩的情況。
2019年起產能增長率回升,2021年迎來投產大年
近五年中國丙烯產能增長率先降后增,表觀消費增長率小幅波動。2017-2018年中國丙烯產能及表觀消費增長速度明顯放緩,自2019年起中國丙烯產能增長率呈現持續回升趨勢。2020年,中國丙烯產能增長率回升至14.10%,而表觀消費增長率下滑至6.37%,導致國內丙烯市場供應壓力上升,價格重心跌至低位。
2021年,伴隨國內公共衛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來自成本及需求端的利好支撐顯著增強,帶動國內丙烯市場價格重心回升。但2021年是丙烯裝置投產大年,外盤及國內眾多丙烯裝置陸續投產,市場供應壓力增加。僅2021年上半年,中國丙烯新增產能釋放341萬噸,下半年仍有672萬噸的意向新增產能預期投產,按照下半年意向新增產能全部順利投產的情況計算,2021年中國丙烯產能增長率最高將達到22.63%,同比增長8.53個百分點。
PDH生產工藝發展迅猛,主產區供應壓力或明顯上升
未來五年丙烯供應擴張勢頭不減,眾多新增產能存有投產預期。從地區分布來看,未來五年丙烯意向新增產能仍主要集中分布在山東以及華東地區,并且產能占比有明顯擴大的趨勢。目前中國丙烯供應缺口主要集中在華東以及山東地區,其余地區基本處于供需平衡或供應過剩的狀態。未來伴隨華東以及山東地區丙烯新增產能的大量投產,中國丙烯兩大主產區供應壓力也將出現明顯上升。
從工藝分布來看,未來五年丙烯意向新增產能中,PDH生產工藝占比遙遙領先,由于其單位投資規模小,產能規模大,利潤及指標優等特點,近年來PDH生產工藝備受青睞。蒸汽裂解工藝位居其次,主要為煉化一體化企業。另外,近年來伴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等戰略目標的提出,煤制烯烴工藝發展受到一定制約。同樣,伴隨煉化一體化及規模化發展,小地煉逐漸面臨整合,未來傳統的催化裂化工藝占比也將出現明顯下降。
需求擴張多元化,聚丙烯依舊是主力軍
未來五年丙烯下游需求同步擴張,地區及產品種類分布均較為廣泛。
從地區分布來看,未來五年丙烯下游需求體量持續擴張,各地區均有下游新增產能計劃投產。從需求占比來看,未來五年丙烯下游需求也主要集中在華東以及山東地區,與供應分布互相匹配,并且兩地需求占比較目前稍有擴大。
從產品種類來看,丙烯下游整體消費結構較為穩定,未來PP粒料體量依舊較大,占比仍能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環氧丙烷位居其次,主要源于環氧丙烷行業盈利水平良好,在化工類下游中表現較為突出。另外,丙烯腈、PP粉、丁辛醇及丙酮等下游產品也存有部分新增產能,不過整體占比相對有限。
新增產能持續釋放,供需格局或出現轉變
結合丙烯市場供需現狀及擴張情況來看,未來五年中國丙烯產能、產量及下游需求量呈現持續擴張的趨勢,進口丙烯依然是國內丙烯不可或缺的補充資源。不過由于國內丙烯擴張趨勢難改,進口丙烯份額或被持續擠占,出口丙烯量預計逐漸上升。在丙烯供應持續擴張的同時,下游需求也將同步增長。未來丙烯新增產能大都配套下游裝置,其中以聚丙烯為主?;ゎ愊掠萎a品百花齊放,環氧丙烷、丙烯腈及丁辛醇等下游產品擴張勢頭不減,不過體量占比相對有限。
目前中國丙烯市場供需已處于緊平衡狀態,在丙烯供應增速快于需求增速的情況下,國內丙烯或將在2023年出現供應過剩的情況。并且伴隨新進入者的不斷增加,未來丙烯銷售壓力也將逐漸增大,賣方需積極探索更多的銷售渠道,而買方話語權也或逐漸提升。未來新進入者的增加將導致市場競爭壓力增大,在新裝置投產前,企業也應在經濟性、地理位置、工藝路線、建設規模等方面充分進行可行性研究,確保未來市場能夠在健康穩定的環境下可持續發展。
風險提示:用于本文章分析研究的底層數據為不完全統計,且以上數據及結論均基于所統計新增產能順利投產的情況下。但實際新產能的投產一般會面臨延期的可能,部分處于規劃階段的新產能也或由于行業變化及不可抗力等因素放棄建設或投產,故此文章僅用于在行業發展趨勢方面進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