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高壓涂覆料月度漲幅最大,較上月上漲1400元/噸,其與高壓薄膜料價差擴至4600元/噸以上,當前高壓涂覆料價格在聚乙烯全品類中排名第一。
本月通過22個聚乙烯品類價格統計發現,高壓涂覆料價格增幅最大,較4月同期價格上漲1400元/噸左右,價格排名第一。
另外通過高壓涂覆及高壓薄膜價差對比發現,兩者價格自1月份開始,逐步擴大。根據往年數據可以看出,兩者平均價差在1200元/噸左右,但當前價差已超過4600元/噸。
對于兩者價差擴大的問題,供應面的變化是原因之一。
高壓涂覆料產品存在50%以上的進口依存度,21年開始國內整個PE進口量明顯減少,據隆眾調研涂覆料進口量降幅在9.68%左右。另外從22年1-4月份PE進口量來看,仍延續下降趨勢,1-4月環比降16.59%,因此進口貨源的減少,對涂覆料價格起到了一定的支撐。
在進口量同為下降趨勢的狀態下,高壓涂覆料與薄膜類價差的擴大,與國內供應量的變化相關性更大。
對于高壓涂覆料,國內生產企業僅有三家,分別是燕山石化、中天合創及大慶石化。從產量占比來看,燕山石化產量占比最高,達50.84%,其次是中天合創,占比為41.02%,大慶石化占比在8.13%。而高壓薄膜料企業個數是涂覆料的4倍多,因此國內薄膜類產量變化幅度要明顯大于涂覆料。
從監測的產量數據可以看出,涂覆料與產量相對穩定,月均產量在2萬噸左右,月度波動幅度較小,當然這與基數小也有一定的關系。高壓薄膜月度產量波動幅度在1-5萬噸不等。從價格差拉大的時間點來看,正值高壓薄膜產量增加,涂覆料因裝置轉產、停車等因素少量減產階段,因此兩者國內供應量的變化促使價差拉大。
后期來看,進口持續關閉的狀態下,供應量仍無增加預期,因此進口量的減少仍對兩者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從國內供應來看,隆眾所統計的日產量數據顯示,當前高壓薄膜日產量比3年平均水平高2.12%,涂覆料比3年平均水平低19.4%,因此短期兩者或仍延續大價差狀態。
對于高壓薄膜及高壓涂覆料而言,兩者是不同的生產工藝,在生產環節不存在切換問題,且有各自不重合的需求領域,但兩者價差拉大也是比較少見的現象。由此也可以看出,通用料與專用料在行業格局發生變化時,專用料的表現可能會相對強勢。
下一篇: 成本端支撐強勁,塑料市場下探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