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油價帶來的高成本及低利潤的現實,企業通過降負荷及隨機檢修的行為進行了平衡,因此聚乙烯在21年擴能490萬噸及22年已擴能145萬噸的情況下,產量卻僅較去年同期增加160萬噸左右(數據截止9月27日),產能利用率在22年也一直處于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的狀態。但隨著油價的下跌及主營和山東獨立煉廠煉油利潤的下降,聚乙烯估值被拉低的同時,供應量也或受油制利潤的改善及產業鏈生產結構的調整而出現供應增加的預期。
另外從國內聚乙烯企業檢修預期數值來看,10月份檢修影響量較9月份預計減少12.61萬噸,整個四季度檢修影響量預計較三季度減少81.13萬噸。因此即便海南煉化及廣東石化180萬噸新增產能大概率推遲至23年,但油制供應量的回歸及四季度檢修量的減少均在指向未來供應端增加的預期。
對于高進口依存度的聚乙烯產品而言,進口量作為變量指標存在。從當前市場接遞盤情況及海外裝置復產時間來看,四季度中國 聚乙烯進口量會有增量,但增幅相對有限。因此四季度供應壓力來自于國內貨源。
從需求端來看,九月聚乙烯各類別下游開工率較前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另外短周期內連續去庫的現象也在印證需求端轉好的事實。
從PE整體下游平均開工率來看,農膜受棚膜需求旺季的開啟及訂單的增加,其增長幅度明顯大于其他類別。從統計的生產企業庫存及社會樣本倉庫庫存來看,自6月中下旬開始生產端庫存壓力下移且社會樣本倉庫也呈現去庫狀態,意味著下游在逐步的消化庫存,從而印證需求端是呈現緩慢恢復的狀態。
但與同期數據相比,庫存高于同期且需求恢復力度相對偏弱,除農膜產品外,其他品種均低于去年同期,其側面反映需求端并未完全恢復。對于四季度,基于過去4年的下游開工的表現及市場規律,10月份需求增量相對有限,其或處于平穩狀態,較9月份波動幅度2.3個百分點左右,且從10月下旬開始,PE下游開工率處于逐步下降趨勢。但基于需求端未完全恢復的現狀及國家政策面引導的不確定性,四季度在以需求逐步放緩預期為基準的前提下,需重點關注政策面的影響。
高通脹現狀下是否會持續打壓油價,而俄烏戰爭的升級是否會再次加劇能源危機。宏觀及地緣政治的變化,使得原油走勢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也在影響著聚乙烯價格估值及供需平衡預期。另外近期即將召開的重要型會議所釋放的信號及政策方向,均會在聚乙烯產品現有基本面的基準下發生方向性的改變。因此宏觀情緒及地緣政治是雙引擎,會潛移默化影響市場走勢,四季度需重點關注。
對于四季度走勢而言,國內外新產能延期投放,使得供應壓力給到23年,其也同樣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新產能對于四季度供應量的釋放。但油價的變化在影響著聚乙烯價格的估值,且需求遞減的預期也加大了四季度去庫壓力,從四季度總體預期來看,11月去庫壓力略大。綜合來看,預計四季度價格或小幅下行,線型價格區間預計在7200-8000元/噸。
下一篇: 油價下探,期貨回調,塑料市場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