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LLDPE新增產能達463萬噸,其中2023年LLDPE新增產能70萬噸。LLDPE作為期貨標品,其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市場活躍度和關注度高于其他類別,且2023年LLDPE利潤水平要好于HDPE品種,2023年LLDPE進口量有所增加,進口依存度在31.69%。LLDPE產品下游需求結構主要組成不變,當前LLDPE薄膜自給率較高,茂金屬聚乙烯則存在較大供應缺口。
2023年我國聚乙烯LLDPE按工藝分占比第一位的仍是油制企業,占全國產能的55.92%,2023年廣東石化 40萬噸產能及海南煉化30萬噸產能投產后,LLDPE油制產能提升到708萬噸。LLDPE在國內產能已達到1266萬噸,同比增長5.85%, 煤制與輕烴制無新增產能,產能分布為318萬噸、240萬噸。
2023年華南地區新增70萬噸LLDPE產能,涉及中石油廣東石化40萬噸、中石化海南煉化30萬噸,新增產能進一步滿足了華南及周邊流入地區的需求。整體LLDPE產能同比增長5.85%。主要產地集中在西北、華東地區、華南地區。西北地區地方煤制企業以神華集團、中煤榆林、寧夏寶豐為主;中石油以獨山子石化、蘭州石化為主,區域內涉及產能共428萬噸。華東地區中石化企業以鎮海煉化、揚子石化、中安聯合、上海賽科為主;地方企業以浙江石化、華泰盛富為主;區域內共涉及產能265萬噸。綜合來看,2023年國內LLDPE產能分布區域呈現區域集中的特點,從產量的占比來看,仍以西北為主,華東、華南其他區域輔助的分布格局。
2019至2023年LLDPE的5年均價在8011元/噸。2023年LLDPE年均價在8171元/噸,處于5年的中間水平,較2022年同比跌幅3.51%。由于2022年上半年由于原油價格高位,導致成本端支撐顯著,價格相對較高。但2023年隨著成本端的回落以及供應量的增加,導致LLDPE市場價格在二季度出現下跌。三季度來臨后,下游需求提升及原油成本高位多重因素提振下,國內LLDPE市場價格持續走高。上半年均價在8138元/噸,下半年均價在8220元/噸,較上半年漲幅1.01%。
2019至2023年聚乙烯現貨市場價格整體呈“M”字形走勢,價格高點出現在2021年10月,價格最低點出現在2020年4月。主導價格的影響因素可分為供需基本面變化以及宏觀經濟發展等。2019年至2020年聚乙烯價格震蕩下跌,一是由于裝置集中擴能導致供過于求,二是貿易摩擦影響制品出口嚴重。2020年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終端停工,庫存高企,價格跌至近五年來最低點,LLDPE于4月跌至6264元/噸。2021年國內公共衛生事件緩和,國外供應受極端天氣影響下滑,原油攀高及國內雙碳政策執行等發酵,將市場推至五年來最高點,LLDPE在10月高漲至9449元/噸。2022年俄烏沖突致使原油成本持續高位,對價格形成強烈支撐,而需求的疲軟及庫存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著價格的波動幅度。2023年聚乙烯裝置產能持續擴張,中國經濟處于復蘇周期影響,受內外需雙重壓力這一困境拖累下,聚乙烯行業在一、二季度承壓下行,后隨下游需求提升及原油成本高位雙支撐,市場震蕩上漲。
2023年國內LLDPE聚乙烯生產企業共39家,合計43套生產裝置。上游原料主要為油制、煤制、輕烴制等工藝,其中油制產能708萬噸,產能占比55.92%,占比穩居第一;煤制產能318萬噸,產能占比25.12%,排名第二位;輕烴產能18.96萬噸,產能占比18.96%,位居第三。其中,以油制和煤制為原料的生產企業均為一體化裝置,而輕烴制生產企業中蘭化榆林和塔里木石化依靠自身氣田供應原料,連云港石化需要外采。綜合以上聚乙烯上游原料來看,除煤制、部分輕烴制企業自有配套煤礦及氣田外,多數聚乙烯生產企業依賴進口原料進行生產,因此LLDPE聚乙烯生產企業議價能力依舊偏弱。
下一篇: 國內PVC開工下降 亞洲市場短期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