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檢修損失量持續減少、拉絲排產供應量升至高位,供應端回歸壓力較大;需求能否支撐住回升的供應壓力?供應是否會順利回歸?聚丙烯后市如何演變?
一:標品供應壓力回歸,對期貨市場施壓更為明顯
2024年上半年以來,生產企業多通過生產非標來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及規避標品供應帶來的資金市場壓力,據跟蹤數據來看,2024年上半年,拉絲平均排產比例在27.39%,同比去年同期(29.35%)低1.96個百分點。標品供應的減少,雖使得不同產品間價差縮窄,但有力緩解了標品供應壓力,為期貨上漲提供有力助力。
伴隨著期貨價格的緩慢抬升,聚丙烯現貨漲至相對高位,此時生產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尤其是煤化工來看,生產拉絲產品流通快、生產負荷高、經濟效益好;需求淡季下,貨源流通速度成為企業排產重要考量因素,拉絲排產比例也在短期內有了快速提升。
二、7月需求疲態難掩,下游開工弱勢下滑
當下聚丙烯處于行業傳統淡季,高溫及季節性多雨使得下游開工積極性下滑。據調研了解,周內塑編、PP透明、PP無紡布行業訂單情況延續往日,開工變化不大,然CPP行業目前訂單需求較差,多數企業裝置停車,開工多下滑為主。下游行業多進入淡季模式,市場心態偏悲觀;據統計數據,PP下游行業平均開工下降0.32個百分點至49.61%,較去年同期高0.75個百分點。(注:平均開工率為PP上述行業算數平均)
三:供應回歸疊加需求疲軟,庫存呈現小幅累庫態勢
從跟蹤數據來看,隨著前期停車裝置陸續開車,供應量增加,雖石化廠積極出貨然生產企業庫存僅呈現小幅下降的趨勢。上游庫存向中間環節轉移,國內聚丙烯貿易商樣本企業庫存出現小幅上漲。而港口庫存來看,基于當前艙位緊張,海運價格持續大漲,國內生產及貿易前期成交訂單,上船受阻延期,導致港口資源無法消耗;故庫存端在高供應及弱需求壓制下,庫存壓力陸續體現,未來或成為壓制價格下行的導火索。
綜合來看,雖當下地緣局勢仍有較大不穩定性,原油亦有較強表現,聚丙烯成本支撐依然強勁;然供需雙弱格局當下已然打破,隨著供應回歸庫存壓力顯現,市場不乏低價“搶跑”動作;故聚丙烯未來或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建議業者關注供應回歸及庫存變化情況。
上一篇: 供應端打壓力度漸增,HDPE弱勢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