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對于需求前景憂慮,原油走弱宏觀心態受挫,聚丙烯市場避險氛圍濃厚。而需求受挫嚴重,出口訂單縮減,工廠采購意愿下降;供應縮量預期難以抵消需求減量,當前市場價格呈現下跌態勢。
一、心態偏空 聚丙烯價格震蕩回落
由于市場信心不足,2025年聚丙烯市場震蕩下行,整體市場暫未現明顯波動,各品種市場價格走勢基本一致。但華東區域價格略強于其他區域,主要由于華東PDH裝置集中,在關稅政策下其供應穩定性存疑使得出貨積極性下降,出廠報盤堅挺助推現貨市場窄幅走高,其他區域尤其是華北區域價格走弱明顯,煤化工及地方性企業雙重壓制使得區域供需矛盾突出,價格弱于全國市場走勢。截止4月17日,全國拉絲均價在7295元/噸,較上周跌6元/噸,跌幅0.08%。
二、供應端進入寬松模式
1、計劃內檢修相對集中
4月份,進入下旬以后,計劃內檢修裝置增多,檢修損失量預期出現大幅上漲。且未來部分PDH制PP裝置由于丙烷進口關稅影響,存在停車風險,因此4月底5月初檢修損失量除了計劃內檢修以外,臨時性停車亦需要關注。
2、新產能投放或有延期
2025年中國聚丙烯新增產能共計710萬噸,目前已投產的產能在162萬噸/年,計劃完成率在23%,計劃完成率相對較低,整體供應端來看,壓力相對寬松。
三、下游需求端表現一般
國內聚丙烯下游行業(包括塑編、注塑、BOPP、PP管材、PP無紡布、CPP、PP透明、改性PP共8個下游行業)周度平均開工明顯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周內期貨低位震蕩,原料市場報盤區間整理,成本支撐減弱。當前聚丙烯制品受其關稅影響較大,供需矛盾再度升級。需求端來看,當前正處銀四旺季,PP管材、PP無紡布以及PP注塑行業需求仍存,訂單情況尚可,行業開工穩中小漲,其余行業多受關稅及季節更替影響,市場心態偏謹慎,訂單情況小幅降溫,企業多根據訂單情況調整負荷,故PP下游行業平均開工下滑0.09個百分點至50.26%
四、關稅突發事件影響
1、進口關稅對聚丙烯原料端影響
PDH制PP在聚丙烯整體供應中占據重要地位,目前PDH制PP產能占國內PP總產能的22%,其中多數裝置以生產均聚產品為主,對標品拉絲供應影響顯著。因此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國內PDH制PP行業的影響主要變現在成本端的上漲,PDH制PP企業盈利水平大幅收窄,企業生產積極性下降,多套裝置存檢修預期。
雖當下PDH企業積極尋求合理化及抵抗關稅政策風險,但從目前統計到的數據來看,未來PDH制PP企業未來停車檢修預期較強,預計二季度PDH制PP供應縮量預計在40萬噸以上。
2、對下游制品行業影響
出口方面,截止到目前,美國對中國的綜合關稅已經達到245%。與PP相關制品主要集中于塑料、玩具、車輛及部分醫療設備,但這些出口對于美國依賴度僅在9.42%-17.35%,玩具類出口相對較高對美國出口依賴度高達32.63%。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3月浙江地區塑料制品產量為128.86萬噸,但行業開工率同比下滑4.15%,尤其是出口依賴型企業的產能利用率承壓明顯。對等關稅勢必將引發中國塑料制品行業的深度調整,其影響呈現“出口收縮、內需托底、結構優化”的復合特征。
3、對PP本產品的直接影響
從歷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PP總量來看,只占到國內出口總量的0.34%-2.96%。由2016年出口美國PP占比2.96%下降至2024年出口美國占比0.34%,由此可見自2018年貿易戰以來,我國PP對美國出口影響量逐年遞減。美國并不是我國聚丙烯的主要出口國家,因此美國加征關稅后,對聚丙烯的直接影響微乎其微。“對等關稅”只會通過上游成本端、下游需求以及宏觀/心態等方面,間接對聚丙烯市場產生影響。
五、后市價格預測
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對于需求前景憂慮,原油走弱宏觀心態受挫,聚丙烯市場避險氛圍濃厚。而需求受挫嚴重,出口訂單縮減,工廠采購意愿下降;供應縮量預期難以抵消需求減量,當前市場價格呈現下跌態勢。
市場繼續關注美國關稅新政帶來的利空影響,全球經濟和需求前景轉弱,國際油價接連下跌。短期內油制聚丙烯成本壓力快速緩解,企業利潤扭虧為盈,受此影響,近期油制企業開工積極性有所提升。PDH企業受關稅影響成本上漲,后期存在大面積停車預期。綜合來看,關稅政策下聚丙烯 PDH 裝置運行承壓,而油制聚丙烯企業生產積極性提高。
短線來看,二季度或因PDH裝置停車出現供應縮量,價格出現反彈。中長線來看,關稅政策持續影響,聚丙烯市場心態持續偏空,下游制品出口受挫疊加未來擴能壓力,長時間內市場價格或維持探底模式。
上一篇: 關于聚乙烯市場近期行情分析
下一篇: 原油成本端驟降,塑料價格如何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