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貨我有錢就是沒有駕駛員”這一現象自9月21日開始持續影響聚丙烯市場,汽運改革的出臺,短期供應正常,資源難以輸出,部分廠家出現暴庫現象。物流公司反映貨車通行難、停靠難、裝卸難、收費多、罰款多、貨量不均衡等,直接推高了物流配送環節的成本,PP原料價格被迫增加。
受近期西北雨雪天氣增加影響,近期物流運輸緊張問題再度上演,很長一段時間都對鐵路保持“高冷”的中小貿易商,出現了久違的排隊等車皮情況,公路運輸超載超限執行后,車皮爭奪戰計入白熱化階段,之前鐵路運輸主要集中在電廠、鋼廠、煤炭等黑色系為主,目前新疆棉花集體收割,亟待全國各地運輸,出疆運力緊張,“白色系”業務成為重點。
新疆、寧夏、陜西等地塑料原料運輸緊張尤為明顯,汽運路費增加后,部分商家紛紛選擇鐵路車皮運輸致使資源集中到達,卸車積壓,新疆鐵路局針對目前部分鐵路線的鋼材、水泥、木材、食品、集裝箱等停裝,塑料市場供應仍將持續緊張一段時間。陜西資源同樣一貨難運,由于西安積雪嚴重,工廠難以按時裝貨,高速封路,交貨時間一再推遲。
新標準的實施給了商家直接壓力,貨運費高出原來1成左右,間接增加了PP原料的銷售成本,貿易商的銷售利潤受壓榨。除去運輸問題之外,目前石化庫存低位,促進了市場連續一個月的瘋狂上行,資源供應緊張、下游旺季同時配合,市場價格一輪又一輪的接連上漲,考慮到目前運費較高,石化出廠價格不斷跟隨水漲船高,部分西北產品運輸周期較長,卸貨時間延長,運輸車輛難尋,導致市場不確定較大,價格波動較快,貿易商倍感無奈,有暫緩接單出貨的現象,價格也難以持續性上漲。
聚丙烯整體產能布局的分布來看,西北地區總產能達到了519萬噸,該部分產能絕大多數需要通過各類運輸渠道輸送至華東乃至華南聚丙烯消費密集地區消化。此番國內物流成本攀升以及近期雨雪天氣引發的物流停滯,將引發階段性市場資源供銷失衡。若物流成本上升影響不能被在供銷環節中消化,將引發國內聚丙烯產能未來規劃側重以及消費品原料來源更換。西北資源原本占據的市場份額,恐受到一定擠壓。誠然,若西北資源以價換量,讓利出貨抵消物流成本上升,同樣將引發國內聚丙烯新產能規劃調整。整體來看,運輸成本將成為中短期聚丙烯生產廠家新的關注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