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悄悄走到了盡頭,2017已向我們駛來。帶著對新年的憧憬和對過去的依戀,在已經過去的一年中,大家都有哪些難以忘懷的事件呢?今天小編特意整理了2016年塑料行業的并購大事件,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發生了什么吧!
看點一:中國化工收購橡塑及化工機械制造商克勞斯瑪菲
克勞斯瑪菲已有178年歷史,是全球領先的橡塑機械制造商。被譽為行業中的“勞斯萊斯”,旗下擁有克勞斯瑪菲(Krauss Maffei)、克勞斯瑪菲·貝爾斯托夫(Krauss Maffei Berstorff)和耐馳特(Netstal)三大品牌,服務范圍涵蓋了注塑、擠塑和反應技術的全套工藝,客戶群體包含汽車、包裝、醫療、建筑工業,電氣,電子產品及家電產品等。
去年年初,中國化工宣布以9.25億歐元(約合66.5億元人民幣)并購德國克勞斯瑪菲,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在德國的最大一筆投資。目前,這筆并購已順利交割。交割兩周后,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首席執行官弗蘭克·斯蒂勒就帶領管理團隊來到中國,與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旗下的化工裝備板塊對接整合。
從宣布并購、交割到啟動深度整合,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如此驚人的速度體現了雙方共同的迫切心情。通過“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兩者的對接,中國化工也在工業制造領域全力探索和實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看點二:海爾55.8億美元完成收購通用電氣家電
繼中國美的家電集團收購日本東芝(Toshiba)白色家電部門之后,由海爾集團控股持有41%股權的青島海爾,2016年6月7日與通用電氣共同宣布,雙方已就青島海爾購并通用電氣家電的交易簽署所需的交易交割文件,也象徵著通用電氣家電正式成為青島海爾旗下的子公司之一。
根據公告,在完成購并交易之后,通用電氣家電總部仍將保留在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公司現有的高端主管與經營團隊都將維持不變,并且獨立運營。在公司董事會方便,將由通用電氣家電和海爾控股的高端經營團隊,加上兩位獨立董事來組成,將會指導公司的戰略方向和業務運營。
看點三:北歐化工完全收購德國塑料回收商Mtm Plastics
位于奧地利的北歐化工集團已經完成了對德國塑料回收商Mtm Plastics。
Mtm Plastics GmbH總部位于德國,是一家在混合塑料廢物回收方面的技術領導者,也是歐洲最大的消費后聚乙烯資源回收設備商之一。
北歐化工執行副總裁Alfred Stern表示:“在過去的十年中,越來越多的創新解決了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利益相關者都在重新思考并重塑他們創造價值的途徑。作為這個行業的領導者,我們的責任是向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來應對全球性的挑戰。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完全遵循循環經濟的原則,這次收購使得我們的塑料回收達到一個新的層次。”
看點四:海爾55.8億美元完成收購通用電氣家電
中國家電制造商美的(Midea)承諾,在收購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Kuka)之后,將對其采取一種不干涉的策略。
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KukaAG)接受了少數股東美的集團買斷所有股份的投資協議,但表示該公司在2016年6月16日生效的收購協議里明確闡述了這一點,并申明其商業策略和董事會也將保持獨立。庫卡將保留其德國總部和在德國上市股票至少七年半之久。因此可以預期七年半之后會有更大的變動。
美的此次收購價格為每股115歐元。
看點五:陶氏化學收購杜邦未來將逐步轉型特種化工領域
今年以來陶氏對道康寧和杜邦兩個跨國企業的收購,讓其轉型進一步加速。
據了解,道康寧已經完成重組,陶氏擁有道康寧公司有機硅業務100%的股權,而這一塊業務在中國的業務量很大。這項重組有大的協同效應,擴大了陶氏在消費品解決方案和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兩大細分市場的參與度,道康寧有機硅業務可以很好地整合到陶氏的單體和聚合物產品的價值鏈,也可以讓陶氏在建筑、消費者護理等領域的領先地位得以加強。
2016年7月陶氏宣布,進行價值600億美元的陶氏杜邦合并案,讓陶氏進一步集中到以市場為導向的特殊化學品業務和應用產品業務上。
陶氏和杜邦表示,兩家公司合并、然后拆分成三家獨立上市公司,分別專注于農業、材料科學和專業產品,將帶來30億美元的成本協同效應。在歐盟兩次暫停審核、向兩家公司索要更多信息之后,合并交易已經被推遲到2017年。
看點六:格雷斯成功收購巴斯夫全球聚烯烴催化劑業務
美國格雷斯已完成對德國巴斯夫聚烯烴催化劑業務的收購事宜,但未披露具體收購金額。
根據收購協議,自此,LYNX高活性聚乙烯催化劑技術將為格雷斯公司所獨有,這項技術應用于生產高密度聚乙烯樹脂(包括雙峰薄膜和管道)的泥漿處理工藝中。協議還包括LYNX聚丙烯催化劑技術,用于聚丙烯加工工藝流程,包括泥漿、大循環和氣體攪拌等。除了催化劑技術,格雷斯公司還將接手巴斯夫在德克薩斯帕薩迪納市和西班牙塔拉戈納工廠的全部專利、商標機工長。
收購完成后,170名左右的原巴斯夫員工將加入格雷斯公司。通過本次收購,格雷斯加強并強化了該企業的全球聚烯烴催化劑生產網絡。
看點七:塞拉尼斯完成收購獨立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商
全球領先的化工技術和特種材料公司塞拉尼斯本2016年12月2日宣布完成收購總部位于意大利弗利的SO.F.TER.集團,該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商之一。
塞拉尼斯收購了SO.F.TER.集團的工程熱塑性塑料(ETP)、熱塑性彈性體(TPE)以及所有客戶合同協議、生產設施、技術和商業設施。
這項收購使塞拉尼斯全球工程材料產品平臺的數量增加近一倍,進一步增強塞拉尼斯的世界級領導地位、方案解決能力和項目機會。
“此次延伸的產品組合將被整合入塞拉尼斯全球工程材料業務,擴充材料解決方案的綜合實力及經營模式。對材料選擇有高要求的客戶而言,我們能為其在多種領域提供更多可能性,以滿足其產品的功能性和設計自由。
”塞拉尼斯執行副總裁兼材料解決方案部門總裁Scott Sutton表示,“此外,SO.F.TER.集團先進的現代化生產設施和產品組合還將帶來額外的增長、投資和協同效應。
隨文未附財務細節。塞拉尼斯于2016年10月宣布簽署了收購SO.F.TER.集團的最終協議。
看點八:贏創斥資6.3億美元收購J.M.Huber的二氧化硅業務
贏創工業集團(Evonik)將以6.3億美元收購美國公司J.M.Huber(Huber)的二氧化硅業務。由此,贏創將拓展這一盈利和穩健的業務在北美及亞洲的市場地位。
二氧化硅市場的特點是擁有多樣化的應用,并保持著4%到6%的年增長率,高于市場的平均水平。Huber的業務主要面向消費品行業的應用,如牙科領域。截至目前,贏創的二氧化硅業務主要集中在工業應用方面,如輪胎和涂料行業。
通過生產、物流、采購,以及產品組合的優勢互補,贏創預計將產生2千萬美元的協同效應。贏創預計,2021年將完成全部的整合工作。
2016財年,Huber的二氧化硅業務預計將實現近3億美元的銷售額,調整后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預計為6千萬美元。據此,EBITDA利潤率有望超過20%。
本次交易計劃于2017年下半年完成,有待相關部門的批準。收購完成后的第一個完整財政年度,贏創的調整后每股收益有望提高。收購資金由贏創的自有資金和承諾信貸額度保障。
看點九:阿科瑪完成對Den Braven的收購
2016年12月1日,阿科瑪完成對荷蘭Den Braven公司的收購。Den Braven是歐洲領先的高性能阻隔和建筑密封膠生產商,此次強勁增值收購,將助力阿科瑪旗下波士膠實現長期發展目標,同時積極促進阿科瑪高性能材料部門的發展。
Den Braven針對建筑行業提供廣泛的密封、粘結及發泡解決方案組合。通過此次收購,波士膠在阻隔和建筑市場領域的產品得到顯著增強。綜合兩大集團在地理布局、科技和業務等各方面的優勢,波士膠將成為全球高性能密封膠市場的領導者。
收購Den Braven為阿科瑪帶來至少3000萬歐元的可觀估值,自2017年起,阿科瑪公司的每股盈利和現金收益都將有所增加。此次收購也是波士膠實現長期發展目標進程中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看點十:汽車供應商Flex-N-Gate收購Omnium7家工廠
汽車供應商Flex-N-Gate Corp于2016年12月23日宣布將收購Plastic Omnium在歐洲的7家工廠。
2016年7月,歐盟委員會稱Plastic Omnium將接管佛吉亞汽車外飾業務,前提是Plastic Omnium脫離Plastic Omnium7家工廠,其中4家在法國,一家在西班牙,另外還有兩家在德國。這7家工廠的銷量大約為7.28億美元。Plastic Omnium已經同意與Flex-N-Gate進入獨家談判階段。
其中,法國和西班牙的工廠主要負責的是塑料保險杠這一塊的業務,而德國工廠致力于生產前端模具。通過此次收購,Flex-N-Gate將在法國和德國開始其首次的生產項目。
Flex-N-Gate總部設立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烏爾班納,根據《塑料新聞》,其在世界供應商中排名第38位。
預計此次交易將在2017年正式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