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石化塑料庫存累積至93萬噸,由于價高偏高,同時終端開工較晚,石化庫存消化緩慢,庫存持續處于90萬噸以上,終端工廠及中間商觀望居多,實際補庫量少。月中旬,期貨暴跌,持續下行,石化價格連連下調,現貨市場特別是高壓及線性價格一路下行,線性主流在9900-9950元/噸,高壓至10800-11000元/噸。跌勢環境下,代理商開單積極性減弱,中間商及工廠觀望情緒更濃,石化塑料消化減緩,金聯創數據跟蹤,20日早間石化塑料庫存累積至104萬噸,創下年后最高庫存。可與2016年庫存高位105萬噸相媲,但不同的是期貨的走勢不同,2016年是期貨一路走高,拉漲市場。
以上為港口庫存數據累積,我國2016年12月份及1月份港口進口貨源增多,受春節因素影響,多數船期推遲至年后。春節后較1月底港口庫存增加11.4萬噸,增幅為35.8%。截至2月17日截至12月16日總港口庫存繼續增加至44.4萬噸,聚烯烴庫存天數增加至14天。其中,天津港7萬噸較節前增加1.2萬噸,增幅20.7%,上海港29.3萬噸,較節前增加10.2萬噸,增幅53.4%,黃埔港,7.1萬噸,較節前增加1.2萬噸,增幅20.3%,青島港1萬噸,較節前持平。可見上海港是增幅最大的,出貨壓力也顯而易見。
無論是石化塑料總庫存還是港口庫存都創下年內新高,在期貨弱勢下,港口及石化庫存也對當前市場所謂雪上加霜。庫存畢竟需要時間消化,去庫存也是當前的任務,對現貨市場走勢起到拖累作用。
上一篇: 2017年1月份國內PE企業開工率簡析
下一篇: 印度塑料市場對中國企業吸引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