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房屋門窗、3D打印原料、人工關節、人工晶體等生物醫用材料都來自塑料……傳統塑料正在向環保、高性能等方面尋求突破,并推動了多個行業轉型升級,顛覆了人們以往難降解、高污染的印象。
“綠色建筑的推廣,拉動了這些節能環保建材和相關制造技術的發展。”有建筑專家介紹,按照我國頒布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要求的舊房節能改造目標,以每平方米200元改造標準計,建筑節能材料未來市場容量高達2.6萬億元。
而塑料在建材中應用的增加,是建筑材料環保節能的趨勢之一。
據介紹,塑料建材是繼鋼鐵、木材、水泥之后新興的第四大類新型基礎材料。近幾年,中國這一行業年均增速超過15%,30%以上的地區應用了新型塑料管材,部分省市已經達到90%;東北三省、內蒙古等地的一些城鎮,40%以上的新建住宅都使用了塑料門窗;青島、大連80%以上的新建住宅使用了塑料窗。
“如今塑料建材在建筑工業和城鎮建設中所作的貢獻越來越大。”業內專家介紹,如以聚氨酯保溫材料為例,使用1立方米該材料,一年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0千克。按1年消耗100萬噸聚氨酯保溫材料計算,則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00萬噸。到2030年建筑節能采用保溫處理后,將使溫室氣體減排達到56億噸。
“上述保溫塑料建材在美國、日本等國建筑上的應用已十分成熟,節能效果良好。而在我國大規模的應用才剛剛開始,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中國塑協聚氨酯制品專委會理事長林永飛表示。
塑料制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