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內聚烯烴市場迎來十年內第二輪擴能高峰,聚丙烯仍為擴能主力。隨著國內裝置的進一步投產,聚丙烯自給率不斷提高至80%以上,盡管許多新產能投產計劃出現了延期,但聚烯烴市場處于新一輪投產高峰內是不爭的事實。
回顧數據積累發現,聚丙烯行業共經歷三次大擴能,圖中數據我們追蹤2011年至今,第一次是煉油及乙烯擴能時代在2006-2008年,第二次是煤化工擴能時代在2014年,第三次在2019-2022年大煉化時代。
十三五期間,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提出重點建設七大石化產業基地,淘汰落后產能,民營企業成為煉化一體化時代的重要參與者與領跑者。以恒力石化、榮盛石化、盛虹化工、東華能源、衛星石化、寧夏寶豐、南山集團等為代表的上市企業進入聚烯烴市場,并試圖進行較大規模的產能布局。資本市場開始更加關注聚烯烴行業。中低油價給煉化企業帶來廉價的原料,疊加技術、人才儲備,民營企業產業鏈不斷向下游延伸,既節約運輸成本,又使的裝置利益最大化,同時將企業運營風險分攤至自上而下的多個產業層次。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速起到重要的拉動作用。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國際貿易發展等對聚烯烴需求的總體支撐,以及國民高質量生活、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性需求提升,生育政策放開、人口老齡化、醫療需求增加等都刺激高品質聚烯烴樹脂需求增長。隨著聚烯烴在新材料、汽車輕量化、綠色建材、醫療器械、食品級包裝、電子電器小型化等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我國聚丙烯產品消費量逐年提升。
上一篇: 成本高、售價低、利潤虧,煤企“經營性停車”快速增加
下一篇: 聚丙烯承壓下行接近低點 抄底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