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年初到現在,環保監察措施嚴厲、生產企業持續性闊能、中美貿易摩擦等諸多問題影響下,導致2019年國內PE成為繼2015年之后最差的一年。
在持續弱勢的現狀之下,國內生產企業面臨的供應端壓力激增。雖然目前從理論成本價格看來,煤質/油制聚烯烴產品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但已經被持續低價過度壓榨利潤空間,不及往年。
2019年上半年內石化庫存持續維持相對高位,上游石化企業多數維持正常生產,利潤空間縮減之下,力圖維持本身所占市場份額。但整體塑料產品自身上漲動力明顯不足,但因成本面的支撐維持在階段性低位,處境尷尬,上行乏力,下行空間不足。
目前聚乙烯產品利空諸多、宏觀面和環保政策面的持續利空已經屬于不可避免的事情。
持續弱勢的行業現狀的關鍵原因在于市場供求失衡的局面嚴峻,下游需求支撐不足的情況之下,2019年第2-3季度或成為年內較為艱難的階段,而展望8月份以后的國內聚乙烯市場走勢,雖有部分石化進入檢修,但同樣因為部分新增產能的投產而持續維持,整體供應過剩局面。
目前看來,下游制品企業因近年來行情波動較為頻繁,普遍弱勢現狀之下,多不敢囤貨壓貨,多維持現用現采的需求狀態;加之環保常態化影響,部分不達標企業被整頓關停,而因需求制約弱勢維持,期現套保產品經營模式的適用性較之前幾年有所減弱。
最近幾年內,國內塑料制品生產需求雖然表現為較為穩固的增長,聚乙烯產能也并沒有停止擴張的腳步。2019年下半年,仍有140萬噸的裝置擴能預期,增幅強于往年,下游企業需求量增速放緩之下,但仍遠不能成為拉動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因此,供應過剩的局面將會在較長時期影響國內的聚烯烴行業。
上一篇: 7月30日ABS/PS市場早間提示
下一篇: 宏觀及政策面影響 PE消費格局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