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以來,多數塑料從業者都深有體會,拉絲、共聚價差難以拉開。2020年下半年價差基本保持0-350元/噸,平均價差在188元/噸,而2019年全年價差區間在300-700元/噸,平均價差在441元/噸。
標品不弱,非標不強。從供應面來看, 2020年PP共聚產量增速明顯高于拉絲,如下圖,2019年全年共聚、拉絲產量比在61:39,但2020年1-9月共聚、拉絲產量比在59:41。主要由于,煤化工及新投產裝置,如浙江石化、大連恒力等裝置,均對共聚產品有所排產,共聚產量增加明顯。
通過產量細分可以發現,下半年是共聚產品的重災區,共聚產量明顯高于往年同期,其中8-9月份共聚產量高于往年同期49%-52%。
從需求方面來看,作為共聚聚丙烯規模性下游的代表行業--汽車、家電兩大行業今年整體表現一般。2020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市場受疫情影響,同比大幅下降,二、三季度產銷量同比維持增長,但全年整體產量仍低于往年。2020年1-9月份,汽車總產量在1688.5萬輛,同比去年1-9月份的1821.2萬輛,減少132.7萬輛,降幅在7.3%。2020年1-9月份家電產量較去年同期總量減少1699.2萬臺,降幅在5.9%。
整體來看,2020年共聚市場表現不佳,主要受供需矛盾所致。近期纖維產量擠占部分共聚生產份額,未來一個月供應面上,揚子石化2PP線計劃11月檢修10天。浙江石化計劃11月小修,中天合創二線計劃11月10日檢修15天,預計共聚產量稍有影響。同時,家電、汽車產量回暖,供應面壓力減少,需求面稍有支撐,預計11月份共聚產品抗跌性或將出現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