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行業巨頭頻頻出手搶占新興能源行業份額,業內兼并重組盛宴拉開帷幕。傳統石化能源全球發展已經逐步放緩,新生能源,尤其是低碳能源,成為全球各大能源公司新寵。北京時間9日消息,《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美國化工業巨擘陶氏化學和杜邦正就合并進行談判,現已進入高級階段。知情人士表示,交易或在未來數日內宣布。最終合并消息尚未最終敲定,也存在談判破裂的可能。此次陶氏化學與杜邦合并,不僅僅使其公司規模猛增,同時對未來的塑料行業份額得到極大的補充。合并之后將成為全球僅次于巴斯夫的第二大化工企業。
化工行業最大兼并重組案達成,化工巨無霸即將誕生。國際能源行業在此輪洗牌之中,將出現深遠變革。當前競爭格局下,兼并重組之后目的是做大做強,進行生產整合,避免產品重復,加大各產品的競爭力,市場整合,打造更好的品牌效應。目前化工行業具有較強的資源壟斷和規模經濟特征,其中約有一半屬于自然壟斷、資源壟斷開采與利用性行業,兼并重組在大企業成長中發揮了更加突出的作用。一方面,全球各個國家對于行業壟斷存在諸多限制,再者全球能源供需格局近年來呈現新的發展格局,單一公司難以在此行業之中取得絕對話語權。諸強并列,多元發展,或將成為未來全球能源行業發展的新常態。
全球能源類公司巨頭的不斷形成,對于中國而言,是福是禍尚不可知。中國巨大的能源消費量,對于全球任何一個公司而言,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能源產品定價權,長期以來卻未能掌握在中國手中。未來國內能源類產品消費結構的優化,產品更迭,勢必會有更多的進口產品涌入中國市場。當前全球能源兼并重組,巨頭向著局部地區或單個產品寡頭化格局正逐步形成。對于中國而言,不斷提升自身在全球能源市場之中競爭力,才能在全球能源格局之中立于優勢地位。
對于聚丙烯行業而言,國際化工巨頭企業的重組,將對全球高端材料的供應格局產生深遠影響。若合并重組成功,對于企業研發投入將產生明顯的減負,而銷售方面支出費用將同步大大縮減,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對其產品成本控制將起到正面作用。而對于產品輸入地,尤其是中國地區而言,因國內企業生產能力有限,對于專用料的研發力度不夠,80%以上的專用料依賴于進口,重組也將使得巨頭企業取得絕對壟斷權,不利于后期多元化發展。但因目前企業運營成本太高,材料價格持續下跌而且還有繼續大跌的風險,重組將是最完美的出路。
上一篇: 塑料供需面壓力有所增大 原油創今年來新低
下一篇: 原油期貨窄幅震蕩 亞太原油市場承壓